茶芯与高碎
(2016-10-10 08:29:55)好茶。也许是祖传的特点,从我奶奶到我爸爸都是一大早就得沏好一壶茶才能过日子的主儿,不喝茶,那就浑身不得劲儿。小得时候我也好奇和诧异,奶奶说,这几乎是老旗人的规矩。因为旗人从有皇上的时候算起,就不用上班号称“铁杆庄稼”,其实就是皇家每年都有派发的口粮,到了民国,旗人们纷纷改了汉姓,铁杆庄稼没了可还得生活不是?于是,大家纷纷变卖家当也得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我家祖上就是这个时期开始衰败的。穷的没辙了,茶还得喝,怎么办?于是茶芯与高碎就成了很多北京土著的最爱。原因吗?味儿正、便宜。
一不小心把老辈儿的毛病给继承了,每天上班先得泡上一杯茶。由于北京的文化本身就是包容的,所以我并不拒绝外来的文化侵扰,反而能够从红茶、绿茶、白茶、黑茶当中汲取不同的常识,品位不同的味道,享受不一样的感觉。喝绿茶的时候,西湖龙井、碧螺春、六安瓜片、雀舌等一段时间迷一样,我也是够了;最近两年又流行红茶,大红袍、正山小种、普洱等沏出来颜色纯正,味道醇厚,喝多了也腻了;其实我比较喜欢福建的铁观音,我也说不上茶叶品质好坏之间的差异,但只要一入口,就能区别出来,也真是神了。偶尔也追赶时尚喝点花果茶、苦荞茶,菊花、玫瑰、牡丹、枇杷、薰衣草在我看来都怪怪的,不像正经喝茶。喝来喝去,自己买、朋友送家里的茶叶一大堆,可最喜欢和想念的还是茉莉花茶。
懂茶的人告诉我,别喝茉莉花茶,那都是窨制的,好茶不做花茶,可闻着茉莉花香我就走不动道,也没办法就好这口。前些年,茉莉花茶没有特别贵的,像牡丹绣球就算高级品种了,但口感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一般情况下200元一斤的自用,偶尔做办公室的公用茶基本上100—120的品质就行了。这半年由于自己出差从福建背了不少铁观音,朋友又分几批送了些绿茶,我就想别浪费,就让家里的茉莉花茶断顿了。今年年初的一天,我闻到了一股久违的茉莉花香,遁味儿而寻,发现了某位前辈的茶杯,他煞有介事地告知,这是最正宗的吴裕泰高碎,虽然便宜,味儿可是纯正的。于是勾起了我的馋虫。
家附近就有一家吴裕泰老店,下班买茶,高碎缺货,买了2两常喝的茉莉,又去还缺货,再去还是没货。售货员告诉我,您要买高碎别跑了,高碎和茶芯哪家店里都没有,一出来就卖光,咱老北京人就喜欢它,估计新的高碎和茶芯最早九月底,正常是十月一到货。我一直憋着,今年十一国庆节,我终于买到了久违的高碎和茶芯。
说到高碎和茶芯,这是穷人的茶叶,茶芯是茶叶的嫩心,由于太嫩了,炒制的过程容易掉下来,因此汇聚而成。那有人说这不是茶叶的精华吗?对呀!这真是茶叶的精华,但由于太过细小,已经成为碎末状,所以冲泡起来不太好看,价格也不高,现在才卖60元一斤,您说值不值。我一般很少喝茶芯,以前偶尔买过,但只是二两,不过就是凑个热闹,标榜自己是个懂茶的老北京,现在人家不散卖,一斤一袋,索性来一斤。高碎确实就是茶叶的碎末了,姓高说明我们出身正统都是高级茶的下脚料,我记得老辈人也称高碎为茶土,顾名思义,就是茶叶碎末里有可能还混合着土呢。虽然可能有土,但茶叶经水沏泡自然沉淀,丝毫不会影响茶水的质感和口感,所以大家并不因此而觉得茶土的脏,反而喝起来津津有味。
要说茶芯和高碎的缺点,我还真找不着更多,如果说便宜也算不足的话,它们的确登不了大雅之堂,可以牛饮、可以解渴,但终究不能讲究出茶道来。毕竟也是,喝茶芯和高碎的主儿一定是底层民众偏多,大家为了生计挣扎和拼搏着,哪里有更多的闲钱和闲时浪费在情调中呢?也许在他们看来,这种不切实际的讲究终究是一种浪费吧!如果说再牵强地找个缺点,就是这两种茶都不浸泡,如果想捧着一杯喝一天是不可能的,几泡以后茶叶的味道就淡了,这个时候你也一定解渴了,它似乎用行动告知你,该干嘛就干嘛,别浪费时间了,生计比情调更重要。
以上都是自己的一家之言,我也不管别人用什么样的眼神,怎样去看我想我。索性现在就沏一壶高碎,让最最普通也最最迷人的茉莉花香充盈我整个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