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韶华负流年
(2015-12-10 09:00:51)
微信是个好媒体,偶然之中,发现老号微信中的初中数学李老师还经常有活动,屈指一算,今年也应该退休了,于是把我初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谢老师的微信号推荐给了她,又把李老师拉进了“风雨师生情”的同学群,霎时群里就喧嚣起来。此行后果很多,也算我的偶然天成。
周五接到谢老师打来的电话,告知我是始作俑者,结果部分初中老师通过微信联系上了,他们定于周日聚会,上午10点半在位于郑亲王府内的谢老师办公室集合,老师特意邀请我和另外一个女同学薛一同前往。虽然和自己的周末安排有些撞车,但还是欣然接受。想到只有谢老师一人是男士,便告知我会带上一瓶酒陪老师小酌。
到了郑亲王府我就有些后悔算计失误,原以为西单停车难也停车贵,早知道可以把车子停在院内我就开车来了,也就不想喝酒喽。借着找办公室的机会把王府前院逛了一圈,偌大的办公区周末还是非常清静的。院子里好几辆车都贴着公车封存的标识。谢老师的职务已经是副局级干部了,办公室却很小还开着私家车不免遭我诟病,老师倒是说,任职之初是给配车配司机的,但上下班坐地铁很方便,平常出差又多所以自己下令一概全免,就连请大家吃饭都是自掏腰包哟~
看看,我就是这样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怪不得耿直、正义的性格底色永远都不会变。
很快薛同学就进门了,看得出来她和老师这些年联系的更密切些。我们俩热情的拥抱,老师都很诧异,因为在他教书的时候,我们俩是初三的时候才被学校调整到一个班的。于是,我俩赶紧解释我们还有曾经六年的小学同学经历呢!毕业以后至少二十多年没见了,虽然彼此都有些岁月的沧桑,但依稀还能见到儿时的模样。
紧接着数学李老师、团委刘老师、另一位教语文的王老师组团到访。和这些老师也是许久没有见面了,搂着、抱着、说着、笑着,那份亲情让冬日的寒冷荡然无存。转战到会议室,大家仿佛有着说不完的话,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谢老师主动向我们介绍郑亲王府,参观了府内的教育部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师还主动给我们照相留念。恨时光飞逝,一晃已是三十余年,人生又有几个三十年呢?!老师物色了清雅僻静的餐厅,告知特色是服务员文化素养高和就餐者也多是知识分子和白领,正符合我们大家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真好。
菜品不多,精致;声音不大,温馨。满满的真诚与真情,老师们回忆自己毕业后初次报到的心态,回忆当年艰苦的办公环境,回忆当年的音容笑貌,回忆我们成长的点点滴滴。薛同学的一个观点我特别认同,她说,我们应该要特别感谢命运安排让我们遇到了这么多的好老师,他们真无愧于知识分子这个称号。纵观时代,她现在于西城某重点中学任教英语,我在朝阳小学从事教育管理,现在的老师们的整体素质真地不如我们当年的老师人格素养和文学底蕴深厚。我们的老师都是78年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毕业生,都来自知识分子家庭,当年的他们比我们年长不了多少岁,虽然他们刚刚走出校门但是那种文化熏染人格影响对我们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是金子总会闪光的,班主任老师的成就自不必言,数学李老师是某学院的经管系主任,团委刘老师现在是东城25中的主任,语文王老师是人教社小学语文教材编撰的专家。他们都是完整地教完我们以后又在不同的单位和岗位干出了一番成就。我说“我以我的老师为骄傲”。老师们能够如此完整付出心血教出的学生不多,我们应该算是嫡亲系列,老师也以“我是他们的学生为骄傲”。
女老师们都是淑女气质,当天也破天荒地点上了一些白酒,我陪着谢老师喝干了一瓶青花瓷52度红星二锅头,也许是情到深处,竟无一丝醉意。依依惜别,一步三回眸,终是不舍,于是又约了下周的“姜昆从艺五十年相声专场”,约了到世外桃源伊春旅行,约了到我们曾经学习过战斗过的教室师生聚会~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