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与做人(梁漱溟)

(2014-09-01 12:49:52)

 【梁漱溟(1893—1988)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著有《乡村建设理论》、《人心与人生》等。】

   摘要:梁漱溟一生不断追求的是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活着为什么;二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对人生问题的追求,他出入佛家……中西学术之不同在我思想中的根本观念是‘生命“、”自然“,看宇宙是活的,一切以自然为宗。仿佛有点看重自然,不看重人为。这个路数是中国……

   中西学术之不同在我思想中的根本观念是‘生命“、”自然“,看宇宙是活的,一切以自然为宗。仿佛有点看重自然,不看重人为。这个路数是中国的路数。中国两个重要学派——儒家与道家,差不多都是以生命为其根本。如四书上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都是充分表见生命自然的意思。在儒家中,尤其孟子所传的一派,更是这个路数。仿佛只要他本来的,不想于此外更有什么。例如,发挥本性,尽量充实自己原有的可能性等,都是如此。我曾有一个时期致力过佛学,然后转到儒家。于初转入儒家,给我启发最大,使我得门而入的,是明儒王心斋先生;他最称颂自然,我便是如此而对儒家的意思有所理会。开始理会甚粗浅,但无粗浅则不能入门。后来再与西洋思想印证,觉得最能发挥尽致,使我深感兴趣的是生命派哲学,其主要代表者为柏格森。记得二十年前,余购读柏氏名著,读时甚慢,当时尝有愿心,愿有从容时间尽读柏氏书,是人生一大乐事。柏氏说理最痛快、透澈、聪明。美国詹姆士杜威与柏氏,虽非同一学派,但皆曾得力于生命观念,受生物学影响,而后成其所学。苟细读杜氏书,自可发见其根本观念之所在,即可知其说来说去者之为何。凡真学问家,必皆有其根本观念,有其到处运用之方法,或到处运用的眼光;否则便不足以称为学问家,特记诵之学耳!真学问家在方法上,必有其独到处,不同学派即不同方法。在学问上,结论并不很重要,犹之数学上算式列对,得数并不很重要一样。再则,对于我用思想作学问之有帮助者,厥为读医书(我读医书与读佛书同样无师承)。医书所启发于我者仍为生命。我对医学所明白的,就是明白了生命,知道生病时要多靠自己,不要过信医生,药物的力量原是有限的。简言之,恢复身体健康,须完全靠生命自己的力量,别无外物可靠。外力仅可多少有一点帮助,药物如果有灵,是因其恰好用得合适,把生命?开出来。如用之不当,不惟不能开出生命力,反要妨碍生命的。用药不是好就是坏,不好不坏者甚少,不好不坏不算药,仅等于喝水而已。中国儒家、西洋生命派哲学和医学三者,是我思想所从来之根抵。在医学上,我同样也可说两句有关于不同学派或不同方法的话;中西医都是治病,其对象应是一个……

 

  其一:盖情志是本能,所谓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为一个人生来所具有无欠缺者,不同乎知识为生来所不具有;为后天所不能加进去者,不同乎知识悉从后天得来。生活的本身全在情志方面,而知的一边——包括固有的智慧与后天的知识——只是生活工具。

   其二:凡真学问家,必皆有其根本观念,有其到处运用之方法,或到处运用的眼光;否则便不足以称为学问家,特记诵之学耳!真学问家在方法上,必有其独到处,不同学派即不同方法。在学问上,结论并不很重要,犹之数学上算式列对,得数并不很重要一样。

   其三:直觉与情感是异名同实的。要一个人好,不在乎使他明白,而在根本使他的情志方面好,就是说有知识不一定有道德,这是西方心理学上最近的一个大翻案。知道增加知识不一定能使人好。要使一个人好,在培养人生的情趣,而培养情趣最好的地方是家庭。家庭是人的用情所发端之处。一个人不能与家人无情而与外人反倒有情。家人间的情趣是情趣间的起头,最能使人快乐。时常有情趣,即时常快乐,心理也就常常的好,绝不会发生不好的行为。不好的行为,都发生不愉快的心理。有情趣培养的人,很少有对不住人的行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在雨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