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家门前故事多:孚王府

(2014-01-10 16:00:13)
标签:

杂谈

   要说孚王府的规制,还真挺大的,前边已经被多个单位占用,后边也居住着某位重要人士,戒备森严。不过,我们这些小百姓也见怪不怪了。原来就在马路对面,有个小餐馆名字就叫“九爷府”,取的就是这座宅院的小名,不过生意一直不景气。后来,朝内大街上的“民芳餐厅”把它收归麾下,生意倒是蒸蒸日上,经常在饭点儿还要排队。这里其实也没有什么特色,不过是相对比较地道家常口味儿。像我这样犯懒的时候一般也懒得去远处,大多就在这里解决了。家里始终都有这里的简易菜单,就是价格总也碰不上,一个劲的涨,红烧带鱼原来就四十多元,那天老人说,又涨了。够价儿,那也得吃呀!该买还得买,还是吃得起。
  每当吃饱喝足沿着孚王府院墙走的时候,总在想“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里曾发生过多少痴男怨女的故事呀!
  
   孚郡王府在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137号。最初是怡亲王的新府。因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怡亲王允祥死后,舍原府改建成贤良寺,皇帝又另赐此地给第二代嗣王弘晓,为 和旧府有别,习惯称其为怡亲王新府。当传至第六代袭王载垣,与郑亲王端华等同为顾命大臣,被慈禧皇太后夺爵赐死,府邸被朝廷收回。道光皇帝幼子奕譓道光三 十年(1850)封为孚郡王,同治三年(1864)迁出皇宫居住于此称孚郡王府。因其排行第九,俗称九爷府。奕譓死后,过继载澍为嗣,袭贝勒,因而此府也 称澍贝勒府。街门原在朝内北小街。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王府主人

孚郡王爱新觉罗·奕譓

爱新觉罗·奕譓  (1845—1877)
爱新觉罗·奕譓,封孚敬郡王,道光帝第五子。
生卒时间: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十月十六日至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二月初八;寿命:33岁。
其母为道光帝庄顺皇贵妃,乌雅氏,笔帖式灵寿女。二十五年生皇九子孚敬郡王奕譓。与皇七子醇亲王奕譞、皇八子钟瑞郡王奕詥及皇九女寿庄固伦公主为一母所生。
孚敬郡王奕譓,宣宗第九子。文宗即位,封孚郡王。穆宗即位,命免宴见叩拜、奏事书名。同治三年,分府,仍在内廷行 走,命管乐部。十一年,授内大臣,加亲王衔。德宗即位,复命免宴见叩拜、奏事书名。光绪三年二月,薨,谥曰敬。无子,以愉恪郡王允潖四世孙奕栋子载沛为 后,袭贝勒。卒,又以奕瞻子载澍为后,袭贝勒,坐事夺爵归宗;又以贝勒载瀛子溥伒为后,封贝子。

王府历史

孚郡王府

朝阳门内大街北侧,西临朝内北小街南口。这是一座占地广阔、规模宏伟的建筑物,虽然在其西侧已有高楼平地拔起,有减其巍峨雄姿,但是仍不能掩其壮丽本色。此即清代晚期的孚郡王府。
此府渊源也早,最初是怡亲王的新府。因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怡亲王允祥于雍正八年(1730年)死后,舍原府改建成贤良寺,皇帝又另赐此地给第二代嗣王弘晓,为和旧府有别,习惯称其为怡亲王新府。当传到第六代袭王载垣,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受皇帝遗诏,与郑亲王端华等同为顾命大臣赞襄政务,导致与慈禧太后互争权力,以失败被夺爵赐死而告终。府邸亦被朝廷收回。此后,因大军收复江宁(南京),镇压了太平天国的农民革命而加恩于宗亲,同治三年恢复了怡亲王爵位称号,钦命由允祥第四子宁郡王的后裔镇国公载敦承袭。但是原府并未发还,仍以宁郡王府为怡亲王府。因原府已赐奕惠为邸,即孚郡王府。
奕惠系道光皇帝幼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咸丰皇帝即位之初,封为孚郡王,同治三 年(1864年)始分府,迁出皇宫居住于此。因其排行第九,俗称九爷府。奕惠一生庸碌,无所作为,由于是皇帝亲叔,同治十一年(1872年)加亲王衔。光 绪三年亡故,无子,先过继示室载沛为嗣子,袭贝勒,未及年而卒,光绪四年又以载澍为嗣,袭贝勒,因而此府也称澍贝勒府。好景不长,载澍于光绪二 十三年(1897年)革爵归宗。据《光绪东华录》的记载,他是因“性情乖张,不遵教训”,“孚敬郡王福晋寿辰,该贝勒先期捏病请假,懿旨赏赐寿物,并未敬 谨跪接,本府家庭亦未叩祝,实属胆大藐法,孝道有亏”,因而受到严惩,给予革去贝勒,交宗人府重责八十板,于空室永远圈禁处分。
载澍遭谴后,孚郡王妃(福晋)选定奕惠兄椁亲王奕宗之孙。溥析为嗣孙,光绪二十四年袭贝子。民国年间,溥析将府售予东北军阀张作霖部下杨宇霆。此后一度为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校址。解放后则由中央机关所属数个单位分别占用,直至今日。

王府布局

府邸占地面积颇广,自朝内大街向北直至东四三条路南。外垣街门原在朝内北小街,东向,所以诸文献多记载其府在北小街。今之临街大门,当是民国年间所辟。
自大门内,院中建筑布局可分为东、中、西三路。中间是主要建筑,分前廷与后寝。前为正门五间,门前二石狮雄踞左右。 门内有甬道通向正殿。正殿即所谓银安殿,面阔七间,前列丹墀,护以石栏;殿前左右各有配楼七间。后殿五间,后寝七间,均有东西配房。最后是后罩楼七间。正 门、殿、寝均覆以绿琉璃瓦,脊镶吻兽,建筑格局均衡对称,甍宇起伏错落,无异是皇宫的缩影。今院中虽是满布添建的临时房屋,有碍观瞻,但仍可窥其堂皇本 貌。
正院西侧,是由几个四合院的组合,房屋体积适量,适合日常生活起居,应是王府眷属的居住区。因塞建的房屋密集,原有建筑虽在大部保留,亦难测旧观。东路院原属府库、厨厩及执事侍从之舍,已残存无几,原貌已全失。
一罩楼两侧,各有一座独立的庭院,周围树木成荫,构成了一个安静环境,弥补了没有花园的不足。东院较为突出,厅堂回廊,布置得体,是读书养性的好居处。
纵观整个王府,总体布局,严谨规整,主次分明,完全和《大清会典》所规定的王府形制符合,是清代王府中的典型建筑。尤其是在现在比较完整的王府不多的情况下,它的价值就更大。此府于1979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孚王府和桂国公家的恩怨情仇

   慈禧的弟弟桂祥封承恩公 生了三个丫头 就住在离这儿不远的大方家胡同,如今这里的老百姓都在一个菜市场买菜的地界。这不都是皇亲国戚,自然讲个联姻的门当户   对。
    大格格被指婚许配给“老五太爷”绵愉的长孙辅国公载泽;三格格被指婚嫁予孚郡王的嗣子贝勒载澍;二妞虽无姿色,也少威仪和福相,却因慈禧做主,成了光绪皇帝的皇后。
   桂公夫人自己就是个跋扈的女人 生的女儿也一个德行,三妞过门后夫妻不和,时常跟载澍贝勒拌嘴,说气话,免不了信口乱说,涉及到娘家的好坏,对指 婚人的不满等等。而三妞又缺乏妇德,源源本本地把话全传到了桂公夫人的耳朵里。这更使桂公夫人火上浇油,于是揎拳捋袖,对孚王福晋兴师问罪

     孚王福晋是位和善温柔的人,不善于唇剑舌枪地对话,但大道理讲得满好的。她说:‘闺房里拌嘴,是任何小夫妻都难避免的事,也很难分辨出谁是谁非 来。当父母的更不必从旁插手,越有旁人,他们感情越生分。本来是感情上的事,也很难论断曲直。果真他们闹出了圈儿,劝一劝,让他们不要过份就行了。家庭里 处处要以和为贵。这些话本是入情入理的,也是当父母的维护家庭的正当言论。 
    桂公夫人哪里听得进这样的话。她是抱着给闺女出气的目的来的,不出这口怨气怎肯罢休。于是她戳指对着孚王福晋说:‘你不管是不?你不管,我管!’ 这就一五一十地把载澍不满芳嘉园、不满老太后指婚的话,添枝加叶地禀奏了老太后,当然惹翻了老太后。老太后为了给芳嘉园圆面子,为了给自己树威信,为了敲山镇虎,给光绪点颜色看,所以郑重其事请出宗正(族长)来,请出所有王爷来,评论载澍的罪过。载澍是没法还嘴的,因为有老丈母娘原告为证,只有伏罪任凭处 罚。可老太后坚持要以大逆不道罪处死,幸亏五爷、六爷力争,以九王爷的后裔为重,苦苦哀求,才允许褫职夺府,杖责一百,永远发往宗人府圈禁。在杖责的时 候,桂公夫人又亲自派人监视,声言如杖刑从轻,就再次禀奏太后,吓得施刑的人都不敢马虎。本来交宗人府行刑,只是官样文章,一边一五一十地念着杖数,一边 虚张声势地挥舞着竹板子,吆喝着唱过也就完了,向来没有真正的笞过。可这次不行,桂公夫人派人盯着,非着实地打不可。一百杖打完了,载澍裤子上的血都和肉 沾连在一起。孚王福晋一气之下,搬到京西温泉墓地去住。直到庚子年洋人进京,放了各种犯人,载澍才被放回家,跟他母亲一直住在墓地里。前前后后载澍在宗人 府的高墙里圈禁了十多年。 
     桂公爷的夫人于是在皇家的宗族里,在朝野上下就出了名声了。能打架,不是假打而是真打,不是小打而是大打,把姑爷家打得落花流水,把姑爷打得血肉 模糊。可后来结果呢?哼!亲戚打断了,闺女没人要了,只能悄悄地把三妞领回自己的家里守活寡。她就是这种顾前不顾后,只顾一时,不顾后果,只顾自己,不顾 旁人的‘其性与人殊’的人。北京俗话,叫一条牛筋的性格,而且至死不悔改,谁劝和谁梗脖子。
    看看,高官显贵的日子和日井百姓也没啥区别不是。

    岁月沧桑,转眼就是一百年。人去了,王府照样人来人往。看着换啤酒、收废品的骑着电动车往来自如地出入这个院子,东南角的小街栗子生意火爆,再想起这里曾有的威严,感慨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