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念清华

(2013-12-19 09:19:46)
标签:

杂谈

    培训结束大约一周了,有时候还沉浸在清华的学习氛围当中,要是能够多学习一段时间该有多好。突然间也为自己曾经失去的一次机会感到惋惜。那是2010年,上级安排我去华中师大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当时在某单位负责全盘工作,领导不太愿意让我去,给我请假居然没批。后来正赶上小外甥住院,母亲照顾时出现脑梗迹象,核磁显示头部多个出血点,虽然不严重,但是医生一个劲儿吓唬,如不及时治疗恐老年痴呆。父亲才走时间不长,怎忍心再次“子欲养而亲不待”,于是二次请假。上级倒是批准了,同批的友人们提起此事总不免询问。要是当时狠下心来,也许早就有这样的求知欲望了。
   把清华发的纪念品送给了女儿,告诉她清华如何如何好,尤其是万人大食堂,饭菜真让我怀念,哎,宝贝要是考上清华,我就可以利用她的学生饭卡蹭吃蹭喝了,呵呵呵。遐想还没有结束,就被女儿唤醒了“妈妈,想一下就可以了”。要说,女儿有的时候还是很现实的,现在就是备战中考,据老师说学校可以签约,估计问题不大。据说清华270名考生当中取1,难度够大。女儿很现实的知道没戏。和女儿谈到大学,我说学院路的八大学院随便考上哪一个妈妈都幸福死了:人大、北航、北邮、北外、北理工等等,还有港大、复旦都是极棒的,这是最高要求。说现实点吗?化工大学,上一本线就行!这差异也太大了,女儿已经适应我这样的跳跃思维了。女儿谈到了麻省理工大学,一般人进不去的。有人插话,这是美国权威学校之一,去过就去过呗,得瑟什么?我还去过斯坦福大学。不过,中国孩子一般都致力于考进美国20名以后的公立大学,刚刚说的麻省、斯坦福,乃至哈佛都是私立学校。西方国家就是这样,最好的学校都是私立学校,而北京有钱人不能接受残酷的教育现实的都进私立学校。在我们教师心中,这孩子就毁了,学习差异太大,再想回到现有的教育体制根本不可能。
   在清华每天拿着学生饭卡腐败着。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进了食堂我总是想吃什么买什么,看着麻辣香锅排队,觉得肯定好吃,于是腐败了一下,对比餐馆里的辣度弱一些,不过真是便宜才18.5元,过瘾!真没觉得,男士比女士节约,某兄在食堂吃了一顿饭花了1.7元,这到底吃什么?吃饱了吗?最后一天,有些男士饭卡里还剩100多元,我要不是因为和好友外出餐厅腐败了两次,估计没有剩余,这样结余了60多元,最后一天买了鸡翅、排骨、红烧肉、茶叶蛋,馒头花卷回家了,晚上可以不用做饭了。所做的英明决定得到了家人的积极响应,女儿吃得很香,那是带着学术味道的饭菜怎能不好吃。
   以上都是题外话,要说清华大学最厉害的还应该是它的学术水平。老师们各个高屋建瓴,每次课三个小时老师总保持这激昂的授课状态,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思考,从思考到批判,从批判到反思。其中李清泉老师是在诗词歌赋顺口而出,阮青老师对党的十八大方针的战略娓娓道来,   老师情至深处话语哽咽令在场学员潸然泪下……  课程是精彩的,但是知识能否照搬照抄?在晚上分享自己思考的时候,我说到自己的几点感受:1、理论观点,各家学说在自己心中出现了强烈的碰撞,自己需要选择、批判地吸收。2、无论是中华民族还是一个群体、一个个人还需要增强忧患意识,知识需要教育的转化才能成为促进实践发展的生产力,还是我心里想的那句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3、无论是领导还是管理所谓的“韬略”并不是成功急功近利的技巧和方法,需要高瞻远瞩的站位和敦善朴实的品格,需要用出世的情怀完成入世的事业,此之所谓跳出教育看教育才能看的更清晰更准确等等,时间有限,也来不及细细的思考和组织逻辑语言,毕竟小学教师水平还是有限的。当然在组内讨论中我还是很认真听取了其他同学的观点,我能够和八十中学、十七中学、望京实验学校和信息网络中心的领导们分在一组,感觉很幸福,各家之说对我颇有影响和触动。我很重视这次学习,因为见贤思齐肯定能够促进我个人的提升,并延伸到工作质量的提升,尤其是这种中小学贯通方式的培训,让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心中潜藏的骄傲更要深埋了。最喜欢班长劲松职高的徐名松同学的总结发言中的最后一句话“清华大学的封闭培训让我们感受到了高水平的大家,我们希望这样的培训继续,我们期待着明年走进北大。”呵呵呵,道出了我们所有人的心声。
   清华之后的培训也不少,先是学习校长标准后讨论书记工作标准,自己慎到最后一个发言,大家还算认可。下周还要深入讨论,班主任是博士后,同学也多是高学历高水平且任重要岗位的同行,这样思想荡涤的时间总是很短暂。修齐治平,虽然自己还只处于安身立命阶段,但已经感受到了生命质量的提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