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固属于自己的心里舒适区。看似一切平平淡淡,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自己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一旦失去便不知所措。正因如此,才有了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尤其是观念,思维的思维定势也未必不是因为自己的心里舒适区造成的,所以年岁越老性格越过执缪,人称“老顽固”、“倔老头”。通过这些称谓,大家不难感受到自己的心里舒适区只是自己觉得好,觉得正确的,但对别人而言却未必如此,由此引出一个话题,就是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没有认识到的自我。
我就属于那种“自以为是”之人。近期不同阶段的同学打来电话,有约同学聚会的。说实在话,自己对同学聚会不太感兴趣,尤其是女人过四十,八婆的厉害,聚在一起无外乎就是家庭、老公、孩子,收入几何,再不就是美容、购物、吃饭,真的、假的,有钱的也装穷,没钱的还摆阔,心底的鄙夷不好发作,所以多是闪身。接着有同学打来电话询问工作情况,无外乎想套用我的工作方法,我的想法外现只是一部分,再加上自己的性格和推进的力度,关键节点把握不好出问题可不是小事。对于这样的同学我我一直不太欣赏,言语间极尽讽刺与挖苦说话都很“损”,好在几十年了大家倒也适应,还真佩服人家处变不惊的能力,对我一如既往的热情。要是别人用我的态度对我,脾气早蹿了。
认识到自己的劣根性,思考形成的原因。自己一直在家还是乖乖女的形象,可在学习工作中有时就是一只小刺猬。女儿的脾气性格越来越像我,为此我倒是经常批评她“家里没人惯着你,别老自己惯自己”,“我的小姐脾气都是同学惯得”女儿有些顶嘴。WHY?“他们都要抄我的数学作业,或者没完成作业让我求情,所以巴结着我”,小孩子们现在也越来越功利和市侩。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不也是这样吗?数学课代表的身份总让我在同学中显得有些骄人,一次替好友出气,打了班里的混混生一个耳刮子,他居然都没敢告诉老师,好友至今对此事都念念不忘感恩戴德的。当然除了老师的偏心和有亲戚同班不无关系,舅舅尚武,表哥和一群年龄相仿的孩子们也练练武术强身健体,所以这些孩子们都对俺刮目相看,自然一般的小屁孩就礼让三分了。
工作以后就没人宠爱和放纵自己了,性格中的棱角被岁月打磨的所剩无几,办事自然也圆润了许多。随着工作诸多被调整,原有的生活舒适区一次次被打破,又一次次被自己构建,每次从不适应到适应,从适应又到一片新的天地,没有点“打土豪分田地”的精神还真不好突破。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感受世间的冷暖人情,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真”,不虚伪造作,率直豪爽,敢作敢为,自然有些人就会有所顾虑。不过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吃亏也总是难免的,好在对这些我倒并不计较,所以人生蛮自在,若问是否幸福,其实全在一念之间。
一直不怵困难,总在困难和斗争面前表现出高昂的情绪和激进的举措,时间总能告诉大家一切都将过去,每每回顾,平淡的生活多些插曲,反而觉得人生的丰满。但是生活中往往过不去的是自己的心坎,经常为莫名的情绪所困扰,有时只是一首歌、一句话便引起无端的感伤,性格表现时而花木兰时而林黛玉,差异也忒大了。强硬的外表下隐藏的却是一个脆弱而敏感的灵魂,女人终究是女人。
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时间总要流逝,生活总要继续。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忙碌的一天是短暂的,无聊的一天是漫长的,认识到这一点,自己的情绪就很快调整过来,心里自然也就舒适了。当自己迈过心坎后的再回首,发现一切都是那么无关轻重。尊重自己,活在当下,最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