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梅兰芳故居

(2012-10-09 09:26:47)
标签:

杂谈

 107,长假的最后一天,参与了学校教师摄影俱乐部的活动,大主题是《走进名人故居》,我所在的小组负责实地考察2位先人,即艺术大师---梅兰芳和齐白石。

说来惭愧,一直以纯正的北京人自居,但对于梅先生的故居却是首次踏访。更何况我对摄影绝对外行,好在每个小组都有一位比较在行的摄影人士和一位文字梳理的同志,前期大家进行了简洁的策划,查阅了路线,找来了一辆别克公务舱,我们三男四女号称“北斗七星”一大早就出发了,本来路线就不远,再加上路况畅通,很快就到了梅兰芳故居。

梅兰芳故居坐落在西城护国寺大街东口,很典型的四合院,是其解放后居住的地方。胡同是单行线,只允许自西向东方向的车辆行驶,一进胡同,浓郁的北京胡同文化氛围就呈现在眼前,护国寺小吃是远近闻名的。胡同中间南侧一个剧院出现在眼前---“人民剧院”,同志们疑问“为什么不叫梅兰芳剧院呢?”据胡同的居民介绍,当年政府确实有这样的想法,但梅先生说“我是为人民服务的还是叫人民剧院吧!”由于为时尚早,我们在故居门口等待的同时细细地端详了这座昔日大家的生活环境。

典型的传统四合院院落,门口高挂着两个红灯笼,提示着节日的喜庆,门楣上的匾额写着“梅兰芳纪念馆”向我们昭示着这座宅院不同平常的经历,在大门的西侧墙上还立着一块汉白玉的石牌,上面端端正正地刻着5个大字“梅兰芳故居”,终于捋清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虽称谓不同,终究还是一回事。门楼挑檐的花柱带着京城文化的传统气息,梅花、兰花纷纷出现,似乎每一位细心的学人都能够品味出主人的气息,院墙顶的瓦当上吉祥的图案和文字也反映了梅先生和我们常人一样对美好生活的热切企盼。

走进院落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梅兰芳先生庄重儒雅的塑像,在清晨的朝阳下闪着耀眼的光芒,不大的外跨院还居然摆出了一个小小的花坛,菊花、串红竞相开放,为这个优雅的小院增添了浓重的秋意。穿过内院的大门可以看见一个典型的北京民居建筑---影壁,这一建筑的特色可以充分保证主人生活的私密性,是典型的北方建筑特色,内院不大但处处优雅两株海棠和两棵柿子树相互对望,不难想象出春日落英缤纷的美景,我们到时正逢秋天,成熟的柿子已经缀满了枝头,有的不堪重负已经依靠在正房的屋顶上。

正房三间是梅先生生活待客的起居室,皮沙发、穿衣镜,条案都带着历史的印痕;西耳房是梅先生的书房,齐白石先生的四幅荷花屏是庆祝梅兰芳60大寿的作品,围屋的墙边有很多书柜,里边依旧摆满的各式文卷,也许这就是梅先生当年的剧本吧。东耳房是梅先生的卧室,两张不大的单人床和现在的酒店风格差异不大,看来梅先生还是时尚前卫的人士,这在那个年代可是需要胆量的。西厢房展示着梅先生的各式戏服,图片解说了他在京剧表演艺术中的肢体语言,身段和手法形式多样,仅仅兰花指就达到几十种的表现方式,以一斑而窥全豹可以知晓当年梅兰芳对京剧艺术研究的深入,以及当时京剧艺术的登峰造极。东厢房里摆放着各式书画作品,其中徐悲鸿画的梅兰芳的洛神像惟妙惟肖,同时展出的还有梅先生自己的书画作品,尤其是一幅日本侵华初期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梅花傲然开放让我们感受到了梅兰芳先生的铮铮爱国傲骨。

梅兰芳先生生活的空间并不是很大,围绕主人常常活动的内院外还有一大排下房和一排西平房,下房的一半已经成为对梅兰芳先生生平介绍的展览室,还有一半已经成为对外创收的画室和商店,西平房更是用“游人止步”阻挡了我们进一步的探究。

在已经人潮汹涌的国庆长假里,我们来到梅兰芳故居反而感受到了一丝的沉静,虽然契合了儒雅的传统文化但也不难看出当今国人对国粹艺术和艺术大家的淡漠。作为执着的艺术追寻者而言我们只想踏进内室一步用镜头清晰记忆的梦想被工作人员果断回绝了,但能够偶遇新上任的梅兰芳纪念馆的馆长并合影留念也是有缘。短短的浏览时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每一次的故居探访都是我们跨越时间和空间与大师的对话,让我们充分汲取大师们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做一个传承民族文化的践行者,把祖国的文化艺术作进一步的弘扬和发展。

走进梅兰芳故居

走进梅兰芳故居

走进梅兰芳故居

走进梅兰芳故居

走进梅兰芳故居

走进梅兰芳故居

走进梅兰芳故居

走进梅兰芳故居



走进梅兰芳故居


走进梅兰芳故居


走进梅兰芳故居

走进梅兰芳故居

 



ONE NIGHT IN BEIJING
(北京一夜)
词\陈升、刘佳慧 曲\陈升 京剧(老生、花旦)\刘佳慧 编曲:李正帆
女:不想再问你 你到底在何方
不想再思量 你能否归来么
想着你的心 想着你的脸
想捧在胸口 能不放就不放
男:ONE NIGHT IN BEIJING 我留下许多情
不管你爱与不爱 都是历史的尘埃
ONE NIGHT IN BEIJING 我留下许多情
不敢在午夜问路 怕走到了百花深处
女:人说百花的深处 住着老情人 缝着绣花鞋
面容安详的老人 依旧等着那出征的归人
男:ONE NIGHT IN BEIJING 你可别喝太多酒
不管你爱与不爱 都是历史的尘埃
ONE NIGHT IN BEIJING 我留下许多情
把酒高歌的男儿 是北方的狼族
女:人说北方的狼族 会在寒风起 站在城门外
穿着腐锈的铁衣 呼唤城门开 眼中含着泪
男:呜……………… 我已等待千年 为何城门还不开
女:呜……………… 我已等待了千年 为何良人不回来
合:ONE NIGHT IN BEIJING 我留下许多情
男:不敢在午夜问路 怕触动了伤心的魂
合:ONE NIGHT IN BEIJING 我留下许多情
男:不敢在午夜问路 怕走到了地安门
女:人说地安门里面 有位老妇人 犹在痴痴等
面容安详的老人 依旧等着那出征的归人
男:ONE NIGHT IN BEIJING 你可别喝太多酒
走在地安门外 没有人不动真情
合:ONE NIGHT IN BEIJING 你会留下许多情
不要在午夜问路 怕触动了伤心的魂(人)
男: ONE NIGHT IN BEIJING ONE NIGHT IN BEIJING
女:不想再问你 你到底在何方
不想再思量 你能否归来么
想着你的心 想着你的脸
想捧在胸口 能不放就不放
男:ONE NIGHT IN BEIJING 你会留下许多情
不敢在午夜问路 怕触动了伤心的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