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的会议中,听闻语文特级教师王秀云校长已经进入弥留之际的消息。心情很沉重!一直希望依靠现在的高超医术,能够挽救这位可亲可爱的老人的生命。在周末的时候心里也一直在为老人祈祷,但是也不好意思直接打电话,再加上自己也很忙,直到周一才得到了老人去世的确切消息。北京习俗是三天入葬,错过了参加追悼会的机会,也许该怪自己的手机频繁换号,或许大家觉得我等晚辈和老人没有更直接的关系吧。不管怎样,还是祝愿天堂里的王老师安息。
和王秀云老师的接触并不多,但每一次见面都会让我感受到她为人的慈祥、对工作的严谨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毕业工作后没能够分配到王秀长所在的朝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让我觉得有些遗憾,但在学生时代就听过王老师讲得示范课,而且做了详细的笔记。初为人师时只会照葫芦画瓢,学校安排我上第一次公开课的时候,对于教育、教材、学生还没有深刻理解的我,就在听过的王老师的《鸬鹚》一课中结合自己的理解和需要进行的准备,事后大家的反响还是不错,可能学校领导认为我还有一些语文基础吧,所以自己的学科就侧重语文教学了,其实在学生时代我的数学学习一直比语文要强一些的。藉此我也应该把王老师当做自己的恩师的。
记得三四年前王老师刚刚退休不久,被教委聘为老专家,一次到安慧里中心小学参加支部活动后,我主动送王老师回家的路上,她非常关心我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还就自己对大环境的认识对我进行点拨,这种发自内心的关爱着实让我感动了很久。王老师的业务精湛、名气很大,但每次见到我们也是主动站起来欢迎,原来这就是她为人的风格,谦逊的学风、朴实的人格,构建了王老师高尚的人品,已经成为我心目中教育家的永远的丰碑。
王老师您怎么就这样走了呢?才66岁,正是一位教育家思想最辉煌的时刻,正是我们这些晚辈等着您手把手教我们的时候,正是我们期待着借助您的智慧让我们更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也许是累了,干了一辈子的教育事业,您透支的生命需要偿还;也许您真扛不住了,攒了一辈子的病只在您稍稍能够缓口气的时候一并出现了。昔日头顶上特级教师的光环没给您带来生活上的富裕和便捷,但是却让您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倾注于语文教学的研究。在您的身上我才真正理解什么叫“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有来生,希望下一个轮回里能够有幸拜您为师。
王秀云老师走了,到处都是扼腕惋惜之声。大家也牵出了一个故事:某领导列出了很多特级教师的名录准备拜访,结果发现已经有很多人离世,还有很多人重病,据闻教育系统的人员平均寿命明显低于其他行业。反思我们现在的生存状态,不只是单纯依靠提高待遇和呼吁的社会地位所能解决的,教育需要减压,教师已经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教育承载了很多不应该教育人所做的工作,对此我们也只能品味“无奈”。
看到很多依旧在教育事业上呕心沥血的同志们,感受到为了教育事业抛家舍业的战友们。我只想说一句话---为了你最挚爱的亲人,关爱自己吧!
王秀云老师简介:
语文特级教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共党员。
王秀云潜心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创造了小学语文综合发展训练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观察、思维、理解、表达的能力。撰写并出版了小学语文教学专著3本,指导小学语文教与学的书7册,在光明日报、小学语文教学等报刊发表文章数十篇,中央电教馆还为其录制了专题片。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