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走过的城市也很多,东京、上海、新加坡、纽约、香港、广州等等等等,从未发现自己爱上过哪个城市,仿佛自己就是一名单纯的过客。即便自己生活的城市,也因为人太多,生活节奏太快而找不到家乡的感觉,因为北京是全国人民的北京。近日网络媒体在评选北京精神,其中兼容并包一词影响很大,我也同意,但是在这个词语的背后,留给我小时候记忆的纯北京范儿越来越难以寻觅了,太多的城市改造和人工作做让所谓的北京文化只是成为一件覆盖在这个城市上的轻纱式的外罩,外人看起来浮华,实质上缺乏内涵。正因为如此,我已经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
走进了博客,开始很自私,只是因为这样可以更多的浏览他人的博客,并能够留下脚印和发表一些简短评论。这是隶属于私人领域的空间,内容类似于日记,不愿意把内心的想法说出来的理由很多,所以经常不更新,但不代表自己没有感受。一不小心进入了一个领域,里边有很多认识亦或不认识的人,欣赏于他们的文采,感动于他们的勤劳,钦佩于他们对城市的热爱与执着,而发现他们为之生活和奋斗的城市---天津。
天津,和北京地相近人相亲。其历史虽然深远,但有影响力的名胜古迹并不多,以前虽然去过几次,也并没有留下更深的印象,旅游中受推荐的频率也很有限---这就是我最初的印象。一次不经意间因为工作的关系拜访了这座城市,动车29分钟到站后,我原以为是到了通州,才发现原来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那样短;工作中接触了涉及艺术教育的相关领导,发现他们那么有才华;在博客中认识了罗文华老师、故纸温暖先生、侯福志先生、芥园居士、慕公、老穆草堂等发现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乡荣誉感是那么的强烈,在他们的博客中家乡极近完美;在文津艺谭的博客中感动于他对工作的完美追求和对挖掘艺术史的不懈努力。看了故纸先生的博客,天津美食对我产生了极大诱惑;看了芥园居士的博客,让我产生了假期奔往天津实地考察的冲动;看了罗老师的博客,勾起了我对幼时留恋小人书的美好回忆---大家对这座城市的情感在字里行间直接影响了我,于是盗用修改别人的标题“叫我如何不爱他---天津”。
祝福天津,祝福热爱天津这座城市的所有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