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686326327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我们能穿越不同世界吗?——看电影《两个世界》有感
(2023-12-06 15:51:56)
我们能穿越不同世界吗?
——看电影《两个世界》有感
央视电影频道《佳片有约》栏目开播25年了。这25年,差不多也是国产电影商业化,大片和动作片盛行的25年。《佳片有约》能满足我爱看文艺片的偏好,它每周六晚10点后播一部世界各国的佳片,其中不乏优秀文学作品的改编之作。《佳片有约》让我维持着在荧屏、银幕看电影的习惯,它有如读书的习惯。
最近,在《佳片有约》看了法国电影《两个世界》,这片子改编自一部非虚构作品《乌斯特雷姆的码头》。原书作者名叫弗洛伦斯·奥本纳斯,是法国女记者,她为观察法国底层劳动者的真实工作状况,在游轮清洁工的团队中“卧底”六个月,写了这本书。
这本书在2021年被搬上了银幕,由著名演员朱丽叶·比诺什饰演女作家和卧底的清洁工玛丽安。玛丽安远离她生活的巴黎和所有熟人,来到北部城市卡昂,那是当年诺曼底登陆战役中最先被攻破的地点,也是连接英、法的港口要道,所以游轮的清洁工作异常繁重。
玛丽安在求职市场场投递简历,通过竞聘成为游轮上的保洁员。她在工作中体验了“令她无法想象”的生活,也与几个保洁员成为好友。
游轮上的保洁工作计时、计量,劳动强度极大,平均每4分钟打扫一个房间,具体包括换好四个铺位的床单、被套、枕套,还需要擦干净马桶、洗脸台。玛丽安觉得,一天劳累下来,背和肩膀都不是自己的了。换床铺比擦洗马桶还不能忍受,尽管擦洗马桶很脏,可还有许多人要争抢这样的工作。和玛丽安一同工作的克里斯丁(海伦·兰伯特饰,上图左边的那一个),为了养活3个孩子,必须选择时薪最高,也意味着最累的活儿。对她来说,停靠在港口的游轮既是地狱,又是难得的生计来源。
我看《两个世界》,不仅看到其中一个世界(保洁员世界)的具体情景,又看到两个世界隐秘的不同,进而追问两个世界能否互相穿越,能否逆行?
作家的世界和清洁工的世界,也可说是劳力者和劳心者的世界,仅仅是工作方式的不同和社会地位的不同吗?当来体验生活的保洁员玛丽安,与只为谋生的保洁员克里斯丁,一起下工后,玛丽安说:简直是身心交瘁了,克里斯丁一脸茫然地问:什么叫身心交瘁?玛丽安看着路边的风景,喃喃自语:那两棵树在窃窃私语呢,克里斯丁还是一脸茫然地问:你在说什么呢?好像是听外星人说话。两人一起坐在海边沙滩上,玛丽安望向大海,眼睛仿佛在说着畅想……克里斯丁也看着大海,眼中却是空空的。玛丽安有投入海的怀抱畅游一番的愿望,她真的下海畅游了一番,而克里斯丁一动不动地枯坐在沙滩,生生把自己坐成了一尊石像……
看到这里,很震惊:长期处于不同世界的人,语词仓库不同了,感知和体验通道也不同了。克里斯丁描绘自己的艰辛,只会说:听着,我一天做三班,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一点半……事实不错词很穷。由于长期没有闲暇时间,克里斯丁就没有了闲情逸致,不会听到树的窃窃私语,沙滩的浪漫,大海的风情,都和她无关。这才是更扎心的两个世界的区别。
玛丽安是一个敬业也有良知的作家,她可以与最底层的劳动者一样吃苦耐劳。雇主的无情,顾客的刁难,环境的不堪,都不能让她退却,因为她有写书的动力,她也知道自己有退路。竞聘时,她就被招聘者认出,后者对玛丽安说:你做不了时就不做,回到原本的生活,其他来这里应聘的人,可没有这个权利,这就是最大的差别。克里斯丁们,选择余地很小,他们也许一辈子都要被困在不如意的工作环境里。由于种种因素所限,他们也基本走不进玛丽安那个世界。
影片的后半部分,玛丽安在游轮上被熟人揭穿:哦!你为了写书,来当保洁员了。得知玛丽安的真实身份,克里斯丁非常愤怒,感到自己被欺骗了,玛丽安的保洁员工作就此注销。影片的结尾:玛丽安在进行新书宣讲和签名活动时,曾和她一起工作过的一个保洁员出现在现场,请玛丽安去一趟港口。玛丽安以为克里斯丁要与自己和好了,于是她离开发布会现场去港口。在港口,克里斯丁手拿一件橘红色马甲,要玛丽安再与她们一起当一个小时的保洁员,否则,她们的友谊就不存。(下图所示)可玛丽安没答应,并说:这毫无意义也毫无价值。
玛丽安出乎我意料的回答,正是电影的深邃之处。是啊,她再做一个小时的保洁员,有什么意义,能改变什么?
只要有社会分工,必然有社会分层,自然会形成不同的世界。
在艺术想象中,不同世界的穿越无远弗届,但在现实中,已基本定型的阶层之间,穿越就如天方夜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玛丽安这样暂时的往低处流,还是为了往高处走——拓展视野和事业空间。如克里斯丁这样的,社会资源和自身资质都贫困,如何往高处走?玛丽安能任性地逆行到克里斯丁的世界,克里斯丁能吗?人类社会,注定会有底层存在,有不同的世界存在,哪怕人人手握能改变命运的葵花宝典,个个怀揣雄心大志,也不可能全待在一个世界中。
玛丽安认为:再做一个小时的保洁员,以维持友谊,毫无价值,那么作家写一本表现底层人生活的书,电影人再把书搬上银幕有价值吗?
作家和电影人不能改变现状,但能让人认识现状。我们从一千年前的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卖炭翁》中,认识了人民所受的“宫市”之苦。“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诗句,刻在一代代人心上。人们读这诗句,不能改变什么,但起码会产生恻隐之心,那是人之心呀。
我作为一个不在底层,也不在高层的普通观众,在电影中走进了保洁员的世界,在现实中,无必要和需要走进那个世界,但起码要认识到:我之所以不在那个世界,不是自己多有能耐,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上天赐予的资质以及资源。这些赐予和惠顾,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由是,对不同世界的人要有共情和尊重,比如:看到保安和保洁,微笑打个招呼,自觉维护公共卫生,不给保洁增加工作量。如是,作家、电影人的劳动也就有价值了。
、
。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从《落叶的爱》,看张爱玲的爱
后一篇:
西城里轶事(1)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