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财务报表(3):内部销售的抵销处理
(2013-01-09 09:57:37)
标签:
杂谈 |
我们先开始讲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合并,而将现金流量表的合并放到最后单独讲。之所以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放在一起讲解,是因为这两个报表有着很强的联系,有时同一个业务需要在两个报表中同时进行抵销,所以我们将其放在一起,按业务进行讲解,而不是把两个报表分开来将。
我们将合并范围内的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按项目进行汇总,就得到了初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关项目的抵销。
第一个需要调整的就是内部销售(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公司之间的销售)。从合并报表第二部分的讲解我们知道,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公司之间的销售需要抵销。因为合并后所有公司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只有销售给会计主体以外的销售才能算是销售收入(我们称之为外部销售,即销售到会计主体以外,真正实现了销售)。所以要将这个内部销售的金额从利润表的销售收入或者营业收入项目中减去相应的金额。(以下提到销售收入和营业收入时,二者是一个概念。)
当然,卖出的公司在体现为销售收入的时候,购买的公司就体现为存货,如果购买公司销售了就体现为营业成本。在购买的公司全部实现了对外销售的时候,要将该部分内部销售收入从营业成本中抵销掉。(作为非财务专业人员,可以不用太明白这一点,只需要明白内部销售收入需要抵销掉就足够了)。
我们还是以A、B公司来举例吧。假设B公司生产了一批R22,成本为80万,将其销售给A公司,售价为100万。A公司用其加工PTFE,将这批R22全部使用完毕,并将该批PTFE全部售出。在B公司销售给A公司时,B公司产生了100万的销售收入;而A公司多了100万的存货,由于该批存货已经全部使用完毕,所以A公司这100万的存货就被结转入营业成本。这样在合并的利润表中,就虚增了100万的销售收入和100万的营业成本,所以要同时进行抵销才行。
如果购买的公司还没有将这部分销售掉,那在合并报表时,除了抵销营业收入外,还要将销售公司的营业成本从合并报表的营业成本中抵销掉(因为销售公司已经计入营业成本,但作为整体没有售出,所以该部分营业成本也是虚增的。)销售公司的销售价差要从合并报表的存货项目中抵销,以体现真实的存货成本。(因为该批存货并未销售到会计主体以外)。
假设B公司生产了一批R22,成本为80万,将其销售给A公司,售价为100万。由于销售发生在年底,A公司没有来得及使用该批R22。在B公司销售给A公司时,B公司产生了100万的销售收入;而A公司多了100万的存货,由于该批存货没有使用。这样在合并的利润表中,就虚增了100万的销售收入和80万的营业成本,同时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存货也虚增了20万,所以要对这三个项目进行抵销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