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经—利用菲利普斯曲线说明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

标签:
杂谈 |
分类: 西方经济学 |
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概念强调的是,同劳动市场均衡相对应的通货膨胀率不一定是零,劳动市场的均衡状态可以同任何稳定的通货膨胀率相对应。该概念显然与市场出清相排斥。
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替换关系。形成这种替换关系的原因在于,扩大总需求的行为总会使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至高产出与高物价的水平,即降低失业率将以提高通货膨胀为代价;而减少总需求的行为将使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至与较低产出和较低价格相对应的水平,因此低通胀的取得与增加的失业率相对应。
若u*代表自然失业率,则菲利普斯曲线可以表示为:
http://s5/middle/6482f00cgb0cf96e56804&690
其中,http://s11/middle/6482f00cgb0cf9a4e5bda&690反映了通货膨胀对失业率的反应程度。
这种早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在于,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政府可以通过失业与通胀率的替换关系来实现其政策目标。例如,当政府希望提高就业率时,它就可以以一定的通胀水平的上升来换取政策目标的实现。
然而,货币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指出,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分析忽略了通货膨胀预期。他认为,企业和工人并不是关注名义工资,而是关注实际工资,当他们就工资水平进行协商时,一定会对未来的通货膨胀进行预期,并在此基础之上相应地调整名义工资水平。在此基础之上,弗里德曼将预期因素引入菲利普斯曲线,并提出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而其中反映预期通货膨胀率不变时,失业率与通胀替换关系的曲线被称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他还提出了自然失业率概念,即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它是劳动市场处于稳定状态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说的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又不会造成通货紧缩的状态。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可以表示为:
http://s6/middle/6482f00cgb0cf9e0c45d5&690
其中,http://s1/middle/6482f00cgb0cfa040bac0&690为预期通货膨胀率。
使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可以将自然失业率定义为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当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和实际通货膨胀率相等,进而通货膨涨既不加速也不减速时,经济的失业率将等于自然失业率。通过假定当期预期通胀率等于上期通胀率,上式便成为非加速通货膨胀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