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孩子要收放有度

(2012-10-22 19:16:03)
标签:

育儿

教育

收放

独立

空间

分类: 吾家有女

 

http://s16/mw690/64813258hcc563e20ad8f&690
(图片来自网络)

   “一场秋雨一场寒”,几场秋雨下来,天气越发冷了,不知不觉又一个冬天即将来到。看看日历,只剩下薄薄的一层。日子,也便这么在一页一页的零落中逝去,轻轻淡淡的,不留痕迹。

 

    这些日子,紧张,忙碌。面对着工作带来的烦躁和琐碎,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安安静静地感受一份恬淡与安然。时间快得让人觉得莫名地有一种恐慌,往往还来不及做些什么,一天就这么轻易地被我们抛在了身后。一直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在过往的点点滴滴中快乐着思考着的我,似乎也无暇打理那一亩三分地,放眼望去早已满眼荒芜了,留下几声叹息。

 

    田田童鞋的四年级生活已经过了四分之一了,可能是自己身为老师的缘故吧,总是期望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达到教育的理想化,希望并不聪明的她能再勤奋些,努力些,独立些。随着田田年龄的长大,懂事了很多,也自立了很多。很多方面,已不需要我这个当妈的亲力亲为,所有这些,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学习上,也比以前自觉了很多,不需要我太多的言语。经常的,从学校回来,会让我分享来自她的点滴喜悦和进步。晚上,也不需要我陪伴左右,一个人,在书房默默地做着作业。经常听到有些学生家长抱怨每天晚上陪孩子一起,直到很晚,早上还早早地起来,为孩子准备早餐,再送去学校。诸如此类。相比她们,我的工作之便给了我太多的清闲,太多的空间。偶尔有不会做的作业,我会给予力所能及的解答和帮助。别的,不需要我做得太多。

 

    人都是有惰性的,为了更多地解放出我自己,所以我留给她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多。在我的意识中,田田应该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吧。直到前几天,我才知道是自己把一切都设想的过于理想化了,孩子毕竟还是孩子。

 

    具体是星期几的早晨,我已然记不太清楚了。只记得那天还下着小雨,我和田田到校的时候已经上早自习了。为了不耽误她英语早读,我让田田先回教室,我去办公室给她拿书包然后再送到她班里。下楼的时候,正好碰到田田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秦老师。秦老师叫住了我:“田田妈妈,我正要找你呢,田田最近有几次总是忘带作业,你以后得多培养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既是同事又是学生家长,和秦老师打了四年的交道,我知道她一直很关注和关心田田的成长。知儿莫过母,听了她的话,同样身为老师的敏感,我意识到这绝对不是忘带作业那么简单,同时我也能感受到老师和我有同样的疑虑,只是顾虑到我的感受不好意思说破罢了。于是我很肯定地一语道破:“田田不是忘带作业了,是她根本就没完成作业。老师,你对她严厉点,不用给她留客气,该怎么罚就怎么罚。”老师也笑了:“你以后多抽出点时间来过问一下,咱从私心的角度来说,像我们做老师的,把别人家的孩子教好了,也不能把自己家的孩子耽误了不是!”

  

    我一直很庆幸并感谢田田能遇到这些负责任的老师,我一直认为在学习上他们对田田的付出要比我多得多。回到办公室的我心情很不好,我承认我很生气,可是同时我也在反省自己。因为我懂得,孩子犯错误,更多的时候是家长的疏忽造成的,是我的过度相信和放任自由让田田没有了约束。其实我早就应该发现,她的学习效率似乎比以前低了,国庆节和双休日的玩心重了,餐桌上和学校学习有关的话题少了。

 

    孩子在成长,思想也在变化着。当她很愿意和我探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惑和烦恼,那是对我的信任。而我,也应该敏锐的关注她的变化,尽力的帮她排忧解难,尽一个母亲该尽的责任和义务。这点我似乎是疏忽了。

 

    中午,我委婉地把秦老师的话及我的猜想和田田做了一下沟通,我能看出她脸上的不自然和心里的不安,我没有再多说什么,我相信田田已经明白了,这就够了。 现在,我每天放学的路上都有意无意地问问作业都是什么?晚上你有什么学习计划?然后在各自享受独立的空间的同时也会走过去,看看她的作业写的是否工整,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今天, 田田说,似乎是她的幸运日。数学和语文的小考成绩优异,数学成绩还排在了班级第二。她还在放学的路上就忍不住和我显摆,我笑了,由衷地笑了,还有什么,比孩子的进步更让我感到幸福和满意的呢?在心里我也再次地提醒自己,无论什么时候,对孩子的教育和关注,都要像自己的课堂一样,放得开更要收的回来


http://s15/mw690/64813258t96ed84a33efe&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