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称呼孩子“宝贝”不妥吗?

(2011-05-11 19:03:30)
标签:

父母

昵称

宝贝

暗示

溺爱

婴幼儿

责任心

育儿

分类: 吾家有女

http://s11/bmiddle/64813258t902287dae31a&690&690

    上个月末去滦平参加市里组织的教学活动,同住一个房间的竟是毕业后15年未见的同班同学——高。真是相约不如偶遇,那份惊喜不言而喻,少不了一番东拉西扯的神侃,当然更多的还是各自的工作、家庭和孩子。

 

    说到孩子,高同学既心疼又无奈,说她离开家之前,女儿那个不舍哟,偷偷哭了好几鼻子了。她家也是女孩,比田田大一岁,上小学三年级。

 

    一起住了五天,我可算是见识了高的女儿对她的依赖。第一天晚上就哭着打了三次电话,听着高同学在电话里温柔地喊着宝贝,软语轻声的劝慰,我羡慕的不行,那样的温柔我是学不来的。再说,五天里,田田那丫头一次都没给我打过电话,我主动给她打了两次,那妞还提醒我:“妈妈,快挂了吧,多浪费电话费啊!”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8EN00SIGG.gif

 

    活动快结束时,滦平的同学为我们饯行,极力挽留多住两天。高同学刚和女儿通完电话,推辞说孩子在家,再不回去,恐怕眼泪把房子都要冲走了。其他同学打趣:“哪有那么大的孩子还叫宝贝啊,怪不得离不开你呢!”高惊讶:从小到大一直这么叫的,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啊!

 

    饭桌上的一番逗笑,让我也想到了田田小时候。那时候家里包括小姑在内,五个大人围着田田一个小不点,那份宠爱可想而知了。先是小姑,整天“小宝”长“小宝”短的,接着是我“宝贝”不离口,再者就是老公,也天天“我宝贝蛋闺女”的叫着,现在想想牙都倒了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小时候的田田很娇气,特别爱哭,田奶和田姥曾站在统一战线上批评我,说都是我们惯得,把孩子叫小了。

 

    开始的时候我还不以为意,不就是一个称呼嘛,能有什么关系?后来在书中看到一个专家的案例分析,才恍然:因为“宝贝”之类的称呼,将会给孩子这样的暗示:你现在还是需要妈妈的照顾;你没有长大;你不能受一点点委屈;你没有能力承担责任;你更没有能力照顾别人;你要什么妈妈都会给你;妈妈会永远在你身边......

 

    以昵称表达爱意的父母一般也会在行为上溺爱孩子。在父母长年累月的“温柔轰炸”中,再坚强、再懂事的孩子也会败下阵来。在父母口口声声的“宝贝”中,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很容易退缩到婴幼儿时期。

 

    “宝贝”承载者父母对孩子的浓浓爱意,但是在孩子长大一些时就应该改成孩子的大名,有助于孩子成长意识的觉醒,增加她步入社会的勇气和自信心。父母应该自我检查或相互检查对孩子的称呼,看看哪些称呼会给孩子“长不大”的心理暗示,然后及时从家庭生活中将它删除。

 

    有时候我们也常感叹,孩子在父母面前似乎永远长不大。其实我们可以找出一些特殊节日,比如孩子的生日、元旦、春节、儿童节、母亲节、新学期开始等,将每一个日子都赋予孩子成长的意义,逐步增加孩子的责任心,让这些节日成为孩子成长的台阶。注意:说教气氛不可过重,否则节日将会变成孩子的受难日。

 

    还有,改变父母在孩子面前无坚不摧的形象,每周或每个月在孩子面前适度示一次弱,比如身体不适或情绪不佳,给孩子一个照顾父母的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