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让好心办了坏事

(2010-07-26 06:43:47)
标签:

教育

坏事

过错

批评

技巧

育儿

分类: 教育驿站

http://s14/bmiddle/64813258t8c3e73eb599d&690

    

     为期三天的全国中小学教育研讨会在承德落下了帷幕,耳边却一直回荡着在吴正宪老师的课后对学生的访谈中一个孩子的心声:我不喜欢好心办坏事的!能在一个只有二年级的孩子的口中说出这么理智而又客观的话,心里着实震惊。真的呢,我们不能再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去面对今天的孩子了。

    大人眼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不断在犯错、教育、改错中长大成熟起来。于是家长也好,老师也罢,都打着我是为你好,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的口号苦口婆心的教导。结果呢,孩儿们非但不领情,甚至越来越疏远,于是代沟这个名词也就应运而生了。有时候反省我们自己,不是心中没有爱,也不是爱的不够多,而是缺少那么一点点恰到好处的爱的艺术。正如我们平时所说的好心却办了坏事。

     当孩子有错误时,父母总很多时候都是一味的责备,甚至有的还动手,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孩子不能不教育,但是应该注意哪些教育的技巧呢?

   一是低声

  父母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正所谓“有理不在声高”。

  二是沉默

  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孩子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所以当孩子能清楚认识自己做错的时候,我们不妨“此时无声胜有声”。

  三是暗示

  孩子犯有过失,如果父母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孩子会很快明白父母的用意,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育,而且这样做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四是换个立场

  当孩子惹了麻烦遭到父母的责骂时,往往会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以逃避父母的责骂。此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当孩子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关系时,就回敬他一句“如果你是那个人,你会怎么解释”,这就会使孩子思考:如果自己是别人,该说些什么?这会使大部分孩子发现自己也有过错,并会促使他反省自己把所有责任嫁祸他人的错误。

  五是适时适度

  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差,昨天发生的事,仿佛已经过了好些天了,加上孩子天性好玩,刚犯的错误转眼就忘了。因此,父母批评孩子要趁热打铁,不能拖拉,否则,事倍功半。另外,孩子最反感一事既出就陈芝麻烂谷子的全来了,唠叨的多了,也会导致孩子 “失聪”,对家长的话产生教育心理学中的“0反应”,无动于衷。

    其实,生活就像一枚骰子,总会摇出意想不到的结果。孩子各有不同,采用的方式方法也就不尽相同,这就是教育的随机性,如何才能做到因材施法,这也就是所谓的教育机智吧!

    不管怎么说,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个纯真无暇的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