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苍坡古村,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

(2016-11-28 16:57:55)
标签:

永嘉

李岑

文房四宝

国师李时日

世外桃源

分类: 旅行

苍坡古村,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

苍坡古村,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

苍坡古村,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

​如果,你不曾远行,

那你就永远不知道未知的远方有多美;

如果,你不曾记录,

那你就永远不知道历史带给你多少沉淀;

别问我这是哪里,先看一波美图

苍坡古村,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

苍坡古村,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

​这里有着秀美如画的山江风景,波光粼粼山水相依;

这里有着超然脱俗的江南秘境,清新优雅安逸悠闲;

初冬暖阳,这里依旧是一片风光大好,

正确方式打开,

阅读苍坡古韵之美~

苍坡古村,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

苍坡,不是坡,

是一处酣睡在永嘉诗画里的老村庄;

一处可以在淡淡的乡愁中触摸历史的地方;

苍坡原名苍墩

始建于五代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背依笔架山,面临楠溪江

位于浙南永嘉县境内楠溪江上游岩头镇背面的大山脚下

楠溪江流域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之一

至今仍然很好地保留了耕读文化的具体元素。

正是因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大波人的集中赶赴、拍摄而出名。

独具特色的古村人文风光 别致的格局设计,

成为至今经典古村中的佼佼者;

车门(溪门)

​这牌楼式样的门叫车门,也就是村子的大门。

这个车门,是一种"等级"的象征。

在封建时代,

这种代表着权利与身份的大门是不可以随随便便建造的,

只有当这里出现一定级别的官员后,

才能由皇帝下诏赐建。

凡是经过这里的人要懂得过车门的规矩,

文官必须下轿,武官一定下马。

车门全由木料构筑而成,

以大斗、小斗、托梁、挑檐建造,

六层斗拱没有用一枚钉子,

屋顶为重檐悬山式结构,显得端庄古朴。

这道大门和日本"国宝级建筑"奈良东大寺的南大门如出一辙,

不过那座"国宝级建筑"大门的建造时间比苍坡溪门晚了12年。

苍坡古村,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

​跨进溪门,我们便打开了苍坡村的历史书页,

就让我们将时光倒流,

回到千年之前吧!

永嘉有一条著名的江,其源头便在县城的西北部的山岭间。

据说此山间盛产优质润楠木(现已是世界濒危保护植物),

山间又多溪流,全长约有145公里,

所以取楠字融入,命名为楠溪江~

楠溪江流域内的地貌,很像古时候的“世外桃源”,

山多、林密、交通闭塞,进来了出不去,

因此楠溪江地区素有“斗山错立,寇不能入外号。

或许正是这样的地理环境,

自古以来,楠溪江流域便吸引了许多逃避乱世的人士,

想尽一切办法进入这里定居。

史书上记载,

历史上曾有两次大范围的外来人口迁入楠溪江,

一次是晋代,一次是晚唐的五代十国期间。

苍坡古村,便是在五代时期始建的。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也就是公元的955年,

福建长溪人士李岑,为避战乱从福建迁居来到这里定居,

揭开了苍坡古村的序幕。

李岑,也被苍坡人誉为“一世祖”,

是苍坡古村的开天辟地之人。

到了南宋孝宗淳熙五年,也就是公元1178年,

李氏的第九代传人李嵩,

力邀当时的国师李时日,规划设计了苍坡古村。

航拍来自孙老师

​如今有一双会飞的天眼可以航拍村落,

让我们有了不同视角,

感悟文房四宝村落的魅力!

国师李时日的设计的苍坡古村,

是按“文房四宝”的模式来构造的。

进入村口,左右两边是两方池塘,池塘被取名为“砚池”,

池塘的边上搁着几条长石,意为“墨条”。

村中建有一条全长330米、东西走向的直街,

街的东头指向一座类似“笔架”的山峰,

于是直街便有了一个文绉绉的名称“笔街”。

村子四周用楠溪江边的鹅卵石块砌成寨墙,

围成一个方形,其寓意就是一张方形的纸。

至此,苍坡“文房四宝”的建筑格局形成了。

苍坡古村,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

苍坡古村,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

​千年的时光,

在苍坡古村留下了很多印迹。

走在笔街,时不时能见到上了岁数的老房子、宗祠

古庙,让苍坡存更显厚重古朴;

苍坡古村,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

苍坡古村,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

​因为苍坡的形成源于南宋,

所以苍坡还有个别名叫“宋庄苍坡”。

800年后的今天,

苍坡经历了风风雨雨,沧桑使然,

李氏家族也已经传世至四十余代;

从第一世至今的第四十二世,

加上外迁的人口,

苍坡古村共孕育了约二十万左右的人,甚是庞大。

但,古村里遗存下来的老寨门、寨墙、

水系、街巷、民居、宗祠、戏台等建筑,

无不显现出浓郁的南宋遗风;

苍坡古村,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

​李氏大宗祠是苍坡村的礼教中心,

也是宗族聚会、重大族事庆典的地方;

大戏台,

平时是村民文化娱乐的场所,

每到祭祀先祖、重大节日之时,

这里热闹非凡,经常连夜演戏!

建国后大宗祠一度被改为“村民小学”。

李氏大宗祠

​村口左右两边的两个池塘,

左边的一页是西池,右边的一页是东池;

这两个池塘从一诞生起,

就不只是普通的点化生活美化环境的池塘,

西池,记载的是半耕半读的生活理想;

东池,记载的是对高尚精神美好品德的传颂和对神明的敬祀。

因引入的是楠溪江水,

池塘内的水质异常清晰,终年不见干枯。

最初这里是村民生活用水之地,

现在作为全村木结构房屋防火取水之处

苍坡古村,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

苍坡古村,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

​沿着笔街向里走,

处处都是暖心的生活场景,

两侧的古民居布局整齐严谨,

都以卵石砌筑的方形围墙包围组成独立的庭院。

或许是因为生活水平提高,更多向往现代生活,

小巷内凸现很多现代楼房,和老宅子村次不齐格格不入;

使得苍坡古村多少变了味道,

于是为了保持对这里古色古香的念性,迅速折返....

苍坡古村,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

苍坡古村,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

苍坡古村,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

苍坡古村,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

苍坡古村,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

苍坡古村,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

​这些丰收的果实,

成了池塘边一道靓丽的风景;

苍坡古村,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

​返回村口,路过石板桥,

这桥有个唯美的名字——丁香桥,

左侧是高些的拱桥,右侧是低些的平桥,

走过的人身份不同,走法也不同。

平桥是老百姓走的,

挑担卖浆的农人贩夫走卒从下走,

读书人绅士向上行;;

男人在上行,女人从下走,

女人一生只在出嫁与娶入时可从拱桥上经过。

贵客来时可从上行过拱桥,以示礼遇。

这些这些...

有时候心疼古时候的人,太多讲究;

苍坡古村,耕读文化最为发达的村落

​永嘉,站起来的是山,跳起来的是水。

苍坡,写下来的是书,拍下来的是画;

绿水青山,舞动着自然情节,

古书诗画,沉淀着历史底蕴;

唯有来过,

才能更深地体会自然风景、人文风情的分量;

希望苍坡永远是一首沧桑的古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