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冬捕那达慕蒸汽机车达里湖华子鱼 |
分类: 旅行 |
大自然非常公平地将自己的美丽展示给每一个人,有心人会记录她的美。
有人写诗、有人作画、有人唱歌。。。
而我,属于那种拍下这美丽自然之境整理成博文,分享给更多没见到这些美景的人。

达里湖,也称为“达里诺尔湖”,汉语译为“大海一样的湖”;
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是内蒙古地区四大名湖之一、赤峰市最大的湖泊。
这里高原地形,分布着被风化的玄武岩或花岗岩,是低浓度盐水湖,
属于苏达型半咸水湖。

当你第一次来到这片神奇的湖泊时,眼前呈现的是一望无际的冰湖面,
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雪,或许因为今年是暖冬才抹杀了她更多的冰雪锐气吧。
冰面并不是平滑如镜面,而是这种水浪涟漪的性状,
不仅唯美,让人联想到夏季湖面的波光粼粼,
而且行走起来也稳固、安全了许多;
大家都知道,蒙古族同胞都会在节日、盛大欢庆之时才会穿起民族服饰,
以示尊重和欢乐的心情。
所以,冰面上除了千百游客,更容易入眼的是这些身着蒙古袍的朋友,
颜色艳丽,长至脚裸,
憨厚的表情、健硕的身姿,绝对是一道民族风风景。
和我一样,慕名而来参加冬捕节的人,太多太多
停放在冰面上的几百辆车非常惹眼,整齐而又霸气,
一水儿的越野车,不知道这样停放安全不?

齐刷刷开进湖中心观摩冬捕时,更是令俺紧张又担心...(连安全锤都准备好了呢)
达里湖冬捕一直沿用传统的捕鱼方式,
在零下30℃左右的冰面上作业,世世代代,延续至今。
目前已成为达里湖一道亮丽的风景,场面之壮观、气氛之热烈,
使达里湖的冬季不再寒冷、万物生灵不再寂寞。
也因此设立了冬捕节,吸引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游客前来一睹盛况。
为了更真切地目睹冬捕近况,需要步行至湖中心地带;
因为它要助力冬捕中的拉网。
每年的12月中下旬,气温下降到零下20 °C,
湖面的冰层厚度达到50厘米,这里便开始一年一度的冬季捕捞。
工人们首先在出网口和入网口凿开冰层,两口之间约1500米,
然后在入网口两侧等距离依次开凿小冰洞,
冰洞之间约20米,由两侧呈弧形通向出网口。
绳子很粗很结实,并且挂满冰坨坨。
瞧,帅不帅?酷不酷?
达里湖冬捕从下网、打眼、走杆、拉网、出鱼,
每一个环节、工人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一道风景。

专业的捕鱼人,热情的观摩者
众多人一起围过来时,刨开的冰面已经开始渗水
在入网口用两根长20多米的木杆牵着两张宽25米、
长300多米的网扇沿冰洞向出网口穿行,

当我们超级其他鱼儿跃出水面的那一刻时,
询问身边的捕鱼人,还需要多久?
答曰:绳子就2000米,网还有800米。。。
既需要时间,更需要气力哟

网扇的尾部连接一个能容纳10万公斤鱼的大兜网,
两根木杆到达出网口后捕捞便进入了拉网阶段。
一般一网都能捕捞1万公斤以上,最多时,一网打出了6万公斤。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如今虽不多见此种景象,
但年产各种鱼仍达100多万斤,也是赤峰市最大的天然渔业基地。

达里湖的水域面积240平方公里,水储量16亿立方米,水深10—13米。
因湖水只有入水口,没有出水口,又因达里湖的半咸水质,
使之只有华子鱼和鲫鱼存活。
鱼种虽少,但产量非常高,且十分有名。到底鱼的真容是何般?很期待。。。

华子鱼学名瓦氏雅罗鱼,因眼球周围鲜红,俗称“红眼华子”。
你们从我的小图中看到鱼儿们的红眼了吗?
华子鱼生长速度非常慢,像这样大小的鱼儿,已经是3、4年的成长期了;

今年是第八届冬捕节,去年没过足瘾的游客今年又来到现场,
和牧民们一起融入到收获的喜悦中。
冬捕主要分为:
隆重而神秘的祭湖、古老而独特的捕捞和吉祥而虔诚的放生三个程序;
所以,当拉网收获的鱼儿中有小鱼时,
老牧民会用自己虔诚的心,将鱼儿放生,放回到湖里继续成长;
2011年6月13日,“达里湖冬捕习俗”已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所以开幕式当天的冬捕启动,因为人太多会将打捞现场围起来
也就不能亲手摸一摸让在呼吸的鱼儿们了~很疑惑~

还好收获了冬日里的达里湖美景
看到了捕鱼人的热闹场面

湖面上嬉戏玩耍的孩子们,童趣十足,冷并快乐着~

厚厚的冰也真的可以雕出特色冰雕嘛
为何不开发一下呢?在游客们等待鱼儿出网前可以合影、留念
记得这是来自达里湖、天鹅湖的冰雕,期待明年能实现~
偌大的湖面,真是奔跑的好场地
奔跑吧,冰雪,2014跨过2015的嗨~
冰上娱乐项目还不错,适合各个年龄段玩耍,此刻#忆童年#吧
如果此时,湖边再有一碗热腾腾的奶茶该有多好哇~
哪怕两块钱一碗捏,暖身又暖心~
经棚镇,是克什克腾旗政府所在地,和达里湖相聚90公里
这里的火车站之所以倍数瞩目,源自蒸汽机车;
每年在12月28日—次年1月3日之间,都会在经棚镇举行克什克腾旗国际蒸汽机车摄影节。
这也成为了克什克腾冬季旅游的一大经典特色;

蒸汽机车问世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
这类车是利用蒸汽机,把燃料(一般用煤)的化学能变成热能,
再变成机械能,而使机车运行的一种火车机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蒸汽机车由于热效率低,
已大部分被热效率高的柴油机车和电力机车所代替。
蒸汽机车的退出,让很多人有一种怀旧心理。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经棚举办的国际蒸汽机车摄影节,
填补了很多人的这种怀旧情怀,让蒸汽机车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随着彩色气球的升空,轰隆隆的【克什克腾号】蒸汽机车鸣笛驶出站台啦~
为期一周的蒸汽机车摄影节期间,
蒸汽机车再度点火,牵引专列每天清晨从大板站出发,一路向西,
途经林西、宇宙地、嘎拉德斯汰、哈达山等车站,
经过热水大桥、三地展线、大坝梁隧道、司明义大桥等著名摄影点,
重现昔日蒸汽机车喷云吐雾翻越山梁的壮景,
终止于克什克腾旗首府所在地经棚车站,下午再沿原路返回。

克旗段,特别是经棚——热水段,地处燕山山脉七老图山和大兴安岭山脉交汇处,
地形复杂,山高、坡陡、多弯道、多桥涵、多隧道、坡度大。
其间铁路距离50KM,行车时间2个多小时。
其间,有11个大弯道、穿7个隧道、过6座高架桥;
摄影师们总结出7个最佳摄影点,那些地方也被誉为“蒸汽机车最后的天堂”。,

奔跑的蒸汽机车,吸引着无数的摄影爱好者驻足
弯路、高架的展线,绝对是铁路的艺术;
一双双期待的眼神注视着远方。
一会儿,它将从那边驶来~
拖着长长的白雾,拖着人们长长的期待,
吞云吐雾、穿山越岭而来~
尤其是当朝阳升起或夕阳西下,
冲天的金色烟雾在展示一片唯美画面的同时,也尽显蒸汽机车主宰世界的霸气。
离开经棚站,沿途极漂亮的内蒙东部草原风光,风景秀美,别有风味

你没来过冬季的内蒙,怎么又能说见过最美的冬季呢?
距离经棚站不远的地方,视野开阔无比
冬季的草原,是洁白无瑕的雪原;
或许这次没有看到皑皑的白雪覆盖起伏的山峦,
没有感受凛冽的寒风刮过你细嫩的脸庞,
但是,看看冰雪渲染下的草原,是否和夏季有异曲同之妙,也是极好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