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东南之千户苗寨】日落漫步,苗族风情线

标签:
千户苗寨吊脚楼黔东南博物馆银饰 |
分类: 旅行 |
@贵州省旅游局
@黔东南信息港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所以也被称为“天下西江”.正因如此,人们忽略了她其实是所属雷山县。
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这里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甚是壮观
不仅仅是苗寨、吊脚楼的独特而闻名
还有每年的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
这里地理环境甚好,交通便利
具体应该是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
距离县城36km,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
从凯里坐车15元即可到达,随时出行
进景区的门票是100元
团购价格60元(应该是8人以上算团购,问了门口野导游,吼吼)
来到这里,刚进景区广场,便看到停车场爆满
虽然不是节假日,不是双休日,但人气依旧很旺的千户苗寨人头攒动
这就是苗寨的魅力,加之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更是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前来探访
和我一样,没来过这里的,更是很多期待~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
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
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
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
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
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上千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
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在每个村寨的坡头都种植了成片的枫树林作为护寨树,
成为当地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
虽然近年来不少村民外出务工或就地从事旅游接待,
但绝大多数居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仍然是农业生产,
依然沿袭着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苗寨上游的大片耕地是全寨居民主要的生活来源,
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土豆、红薯以及辣椒等
因为从进来西江苗寨,无论是卖小商品、美食小吃、亦或首饰
再或者是搭建新寨子,都只见到姑娘、媳妇们
却很少见到男丁,是都外出打工了么?。。。
现主要居住的是苗族的“西”氏族。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
这里的苗族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不但典型,
而且保存较好。这样的酒吧,既古典又特色,日落西山也要随手拍一张
很多字都不认识,囧
并且经常出现这几个字,念什么?
但是和游客交流都是汉语,说的很标准哦
都完全不雷同的门面设计,
但是唯一相同的就是悬挂玉米
问了当地人为何悬挂?是为了好看,且这些玉米是用来喂猪的,囧
因为是傍晚了,所以游客基本都出去吃饭或者回客栈
所以街上人不是非常多,寨子里正修路,汽车也进不来
吃饭的地方,依旧是二层小竹楼
楼道间悬挂玉米,屋内墙壁上都以苗族服饰来做装饰
非常有特色,也可以用手轻轻摸一摸
这些装饰等同于咱们汉族这边的壁画神马的,这是余秋雨的题词,以美丽回答一切
多么贴切的用语,来到这里只需要你将节奏慢下来,
精心游玩,赏析,品尝
这里是在西江千户苗寨博物馆门前不远的广场
用来歌舞表演。每天中午11点左右,很棒
更不用说跳舞的苗族朋友了,
喜欢她们的服饰,银饰,非常具有代表性
大型根雕,好高好高,样子可爱
糯米饭,不贵,绝对纯天然,有营养!
如果你想静静的了解苗族的发展史和禁忌、习俗
那么就进博物馆来学习吧,不要门票,需要出示身份证换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