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峰出游,零距离探秘【中国煤炭博物馆】

标签:
中国煤炭博物馆太原矿井壁画煤精 |
分类: 旅行 |
http://s6/mw690/648046b3gx6DAYUemjj15&690
@中国煤炭博物馆官博 最舒心的旅游是什么?就是错峰游喜欢的城市&景区
无论是草原,是沙滩,亦或是钢筋水泥间的文化圣地都是一件乐事。
刚刚从人头密集恐惧症中苏醒过来的朋友们已经进入工作状态
而我呢,已经开始了周末嗨皮知识之旅,
选择的地点便是离着天津不远的太原【中国煤炭博物馆】
有了动车的快捷,两个半小时的路程还没过瘾就到目的地啦
http://s1/mw690/648046b3gx6DAYU1rTW70&690
(这张照片是参观游览出来时拍的,当时已经晚上18点多,夜幕低垂,华灯初上
手机随手拍,进去时太兴奋,没顾得拍白天的,哈哈哈哈)
远观山西焦煤的大楼,高大气派,
这可是山西省最大的国企哟,你有啥感想?
http://s13/mw690/648046b3gx6DAYU5VmIbc&690
既然是煤炭根据地,所有设计都以煤炭为基础,
门口这四个大字金灿灿的镌刻在“煤炭”上
能看出煤层,是不是?
提到山西,提到太原,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词就是“煤炭”
很多网络爆料山西煤老板,山西瓦斯,山西各种假记者...等等
如此之多的负面新闻,也更加激发了我去太原实地探个究竟的好奇心
到达太原,已经是中午时分 ,为了下午精力充沛的去游览学习
当然是先品尝山西特色美食,以面食而居的山西所以午餐一定少不了刀削面,
http://s8/mw690/001Q6OZRgy6DDtTHo0L47&690
相当的正宗啊,想想之前在其他城市吃的,简直没法比
劲道又美味,这些照片都是手机拍的,
也只是引子,这篇博文之后会单独写此行的美食内容哟
http://s7/mw690/001Q6OZRgy6DDtTyWPk56&690
还有就是这个核桃如此吃法,坚果类这样浸泡过会不会更有营养?
酸酸甜甜又有点咸味儿,很爽口,也容易从中间一分为二,再剥壳
其他菜品后续博客奉上,卖个关子吧
超级丰盛的美食,饱餐一顿之后,第一站便是【中国煤炭博物馆】
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煤炭行业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国家AAAA旅游景区,山西最大的国企
是全国煤炭行业的历史文物、标本、文献、资料的收藏中心
其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在世界同类博物馆中是少见的
如此专业性强的博物馆,自己随便逛逛可是不行的
必须有专业讲解员才可以让我们更透彻的了解其中内涵与奥秘
所以请了一位金牌讲解员全程解说,竖起耳朵听吧
千万不能错过任何信息哟
http://s7/mw690/648046b3gx6DAZ5f3Tw36&690
进入大院右侧经过博物馆矿井,估计这就是我们一会儿要进入的地方吧
另一个出口?等待揭秘
门票居然才60元?好超值啊
比较是三层呢,除了各个展厅还有模拟矿井,太值了
http://s4/mw690/648046b3gx6DAZ5iBCXa3&690
到二楼买票的间隙,下面有这样的一块煤炭,没细问是啥来由
也一定是意味着此块地盘属于煤炭博物馆吧O(∩_∩)O哈哈哈~http://s7/mw690/648046b3gx6DAZ9lS9oe6&690
跟随讲解员,煤海探秘开始啦ing
原来咱们这个中国煤炭博物馆不仅仅是收藏之地,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山西重要的景点之一。
来太原旅游的朋友们都会到此游览学习,尤其是带着孩子的家长
更是会把这里当做学习教育的好去处。
整个展馆浏览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三层的基本陈列,讲述了煤炭的形成及煤炭从古到今的发展历史;
第二部分是亚洲最大的模拟矿井,你可以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一下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
第三部分是山西古代壁画馆,汇集了山西古代壁画艺术的精华
这些丰富的内容,60元门票全包啦,真心超值的
http://s16/mw690/648046b3gx6DAYWvZoP9f&690
第一个展厅,便是煤炭精品馆
这里可以清晰明了的看到煤炭在全国的几个重要的分布区
中午吃饭时,博物馆郭总还提问大家,知不知道煤炭行业的前三甲?
之前还真是不清楚细节,来太原之前我特意做下功课
才得知是山西省煤炭资源总量排在新疆和内蒙古之后位列全国第三,
但商品煤调出量却是全国第一;
这和中国煤炭在世界上的地位恰好相同:
中国的煤炭资源总量排在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位列世界第三,但产量却是世界首位,
很霸气吧
山西的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地质构造简单,开采条件好。
山西的煤炭资源由北向南分布于:
大同煤田、宁武煤田、西山煤田、河东煤田、霍西煤田和沁水煤田这六大煤田。
山西煤炭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2年全省煤炭产量9.13亿吨,出省销量5.82亿吨。
若按保有储量2700多亿吨、年产量10亿吨来算,
山西的煤炭资源仍可供山西煤炭工业持续发展150年以上
http://s15/mw690/648046b3gx6DAYUlfMqce&690
讲解员的专业知识要认真听,一时记不住了还会拉着讲解员再问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除了文字介绍,这里还有一个柱形展厅,展示煤炭的分类
即:三大类十四种
每个柱形的高矮便是所占的比例
上面的煤块就是样品标本,可以摸一摸,闻一闻
http://s3/mw690/648046b3gx6DAYVNIEa72&690
不来这里还真不知道中国地大物博之煤炭精髓
时不时能见到带着孩子的家长游客,都在专心听讲解
不仅仅是孩子们,连我都好奇心很重呢,其中的奥秘真不少
柱形的上端为红色,意味着火苗吧?
很生动,形象,所有煤的特点和用途都不同
http://s12/mw690/648046b3gx6DAYVC9n51b&690
无论是图片还是灯光,整个博物馆设计的都很协调,不突兀
所以即便是生硬的物体摆放也不会觉得枯燥,反而越看越听越有味道
http://s3/mw690/648046b3gx6DAYVuGOK92&690
http://s13/mw690/648046b3gx6DAZiE3ZWcc&690
这种可以雕成工艺品的煤,被称之为“煤精”。
煤精十分珍贵,目前在全世界已发现煤炭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
只有4个国家有煤精,分别是:中国、英国、智利和德国
非常细腻,完全不同于以往见到的工艺品质地,再次赞叹!
http://s5/mw690/648046b3gx6DB16HuJu24&690
煤精可燃烧,火焰呈煤烟状,并放出难闻的气味;
它的手感温和、摩擦起电
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已日渐枯竭,
山西浑源的第三季褐煤层中也有少量煤精夹层,但没形成规模。
煤精又称“煤玉”,它质地坚韧、结构细腻、呈黑褐色、抛光后漆黑闪亮,
是雕刻工艺品和首饰的上等材料
http://s4/mw690/648046b3gx6DAZixrzB03&690
煤精工艺品被视为“即将绝世之宝”,其价值日渐提高。
如果你觉得这些还不够过瘾,那我们继续前行
进入第二个展厅,【煤炭的生成厅】
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多了很多与煤炭同时代的动植物化石,照片和标本
http://s13/mw690/648046b3gx6DAZkZFO4fc&690
这些石化了的树叶和小鱼,如同时间的雕刻,
小小的一方,凝固了一亿年前的生机勃勃,好生动,真的是奇迹
http://s6/mw690/648046b3gx6DAZkUDLn75&690
煤炭的生成,便是由古代的植物生成的
旁边除了图片展示切片图,还有仪器设备供游客体验
亲自体验下其中的奥秘
http://s2/mw690/648046b3gx6DAYVUWFrc1&690
从显微镜中可以看到现代植物的组织切片,好神奇呀
有种科学探秘的感觉,哈哈哈
虽然不会说出来什么专业术语,但是这又是新知识,又向煤炭实质靠近一步
接着往里面走,就到了更生动的展厅,
居然看到了高大的恐龙还有被誉为活化石的“银杏树”
从小就看电视节目里了解到,侏罗白垩纪除了是成煤期外,
还是恐龙的兴盛与灭绝期。
这两只恐龙的模型,大大的这只是永川龙
http://s14/mw690/648046b3gx6DAZs3Iq98d&690
从它锋利的爪和牙齿可以看得出来,它是一种大型肉食性恐龙
http://s6/mw690/648046b3gx6DAZs8H4N35&690
它的全长有十米多,生活于侏罗纪晚期,分布在四川自贡市
看过永川龙之后,请你来看看这只小恐龙:它是窃蛋龙(也叫偷蛋龙)
http://s16/mw690/648046b3gx6DAZsfOjl9f&690
这只小窃蛋龙的名字由来是有故事的
后来发现它并不吃窃蛋来吃,而是在保护自己的蛋不被别的入侵者吃掉
但是最初发现它且起名的人已经留下历史印记,后人不可随意更改
所以它有种被冤枉的感觉,哈哈哈
当展厅打开控制开关时,窃蛋龙会不停的作揖,是不是要后人还他清白呀?
既然说煤炭是由古代的植物形成的,
可是古代的植物要想变成煤炭的?还是没有概念
所以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进入4D影厅详细了解吧
在进入里面之前,讲解员要求我们把拍照设备都放在外面或者防水包里
因为里面会动感十足,配合影片下大雨,哈哈哈
短短几分钟,非常震撼,也真的在看的过程中被热带雨林的大雨浇到了
O(∩_∩)O哈哈哈~,当然开玩笑没有很大但的确有雨点洒落
从里面出来,又见一具禽龙的骨骼化石
http://s13/mw690/648046b3gx6DAZvin6I3c&690
看到这个照片,你害怕了不?
原来煤炭也与恐龙时代有渊源呢,听讲解,不能错过故事情节
这具禽龙化石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的,在煤层里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
那是在1878年,比利时的一位名叫克里特的煤矿工人,
在开凿煤层隧道时,发现了一些形状奇怪的岩石。
于是,工人们把这些岩石搬到了地面,
经过专家的研究考证,才得知原来它们是禽龙的骨骼化石。
科学家用了三年时间,从这个煤层隧道共挖掘出39具禽龙化石,
又用了将近三十年,才把其中保存较为完整的11具,按其生活姿态架设起来。
因真品收藏在比利时皇家博物馆中,中国煤炭博物馆只能仿制了其中一具
毕竟见证了煤炭历史。
旁边的展柜还看到了古猿颌骨的复制品,都很生动形象
随着深入的了解,也越来越耐人寻味了,煤炭在心目中再也不是硬邦邦的物体
而是有生命载体的物种
不知不觉随着讲解员走到了【煤炭与古代人类厅】
煤炭与我们现代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http://s8/mw690/648046b3gx6DAZAxgP5b7&690
展柜中琳琅满目的物品,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
其实它们都是煤炭的衍生产品
http://s14/mw690/648046b3gx6DAZCGTUx7d&690
看到的地面上透过玻璃的这个场景,
是根据1973年,沈阳新乐遗址的挖掘现场,制作的一个考古场景。
专家们在新乐遗址中挖掘出两百多块7000多年前的煤精制品
http://s8/mw690/648046b3gx6DAZEnam327&690
也就是说早在七千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先就开始用煤精来制作工艺品了
从新乐遗址中挖掘出来的部分煤精制品。
它们的做工虽然不太精细,
但这些煤精制品却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人类最早用煤的证据
http://s15/mw690/648046b3gx6DAZH1Sl87e&690
这件文物叫做“龙把”,它是架在古代矿井口,用来提升煤炭的一种工具。
它的核心就在中间的轴上:这个轴分左右两部分,
两边各挂一条方向相反的绳子,当工人绞动龙把提升煤炭时,
一边的绳子把井下的煤筐提上来,另一边的绳子则把空筐放下去,
这样上下同时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架龙把出土于山西汾阳,是明朝弘治7年(公元1494年)的物品,
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
http://s8/mw690/648046b3gx6DAZKMJv177&690
宋代用煤炭烧制陶瓷,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用煤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期。
有些煤层有种共伴生矿产,叫“高岭土”,英国人称之为“瓷土”,
是制作陶瓷的主要原料。说明煤炭既能解决制陶的原料问题,
同时还能解决烧陶的燃料问题。
展柜上的图片内容,是1958年在河北峰峰矿务局发现的两座宋代瓷窑和三座炼焦炉的遗址,
这就证明了煤炭在宋代的另一个主要用途是炼焦
http://s2/mw690/648046b3gx6DAZQqOo9f1&690
http://s4/mw690/648046b3gx6DAZOrbF143&690
煤炭冶铁场景
冶铁炉里有铁矿石和煤块,左边就是熔化的铁水,右边的风箱是鼓风用的。
汉代用煤冶铁是中国古代用煤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http://s14/mw690/648046b3gx6DAZStjXv0d&690
走过这个展厅拐弯处,看到这位摄影爱好者好专注,在拍啥?
http://s3/mw690/648046b3gx6DAZXr2AGa2&690
原来里面是如此精致浓缩的挖煤景象
http://s5/mw690/648046b3gx6DB05PNhG84&690
玻璃柜中也是煤炭造型的窟,用支架架起来
里面的工人在面无表情的挖煤ing
而下面这边的这几尊铜像,是建国以来,煤炭及煤炭地质勘探行业的七位英模。
你了解吗?能认出几个呢?
http://s8/mw690/648046b3gx6DB05Ud5dc7&690
煤炭与人类厅(近代)
这个时期已经开始进入煤炭燃烧,将水烧开的过程了
http://s5/mw690/001Q6OZRgy6DDra5XzCe4&690
“铁器时代”“蒸汽时代”
很多展品都是浓缩版的精华,很到位的展现当时的使用状况
http://s11/mw690/648046b3gx6DAZsrQJYba&690
有个规模展示图,比较清晰一目了然
http://s15/mw690/648046b3gx6DB0hALBc6e&690
一吨煤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呢?
上面都清晰显示了数据,比较明朗,但凡有可以触摸的机器设备时
小朋友们都更加活跃,愿意参与来尝试
现在离着下井体验一步之遥了,所以先预热,了解下井下小知识,比如这些指示灯
橘黄色的灯,代表煤炭运输方向
绿色的灯代表风流方向
红色灯代表煤层中的瓦斯排放
蓝色的灯代表了水流方向
http://s10/mw690/648046b3gx6DB0jlKZjd9&690
从展厅学习了很多知识,结束地面部分的参观,
则进入博物馆最精彩部分——煤海探秘。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矿井的了解和认知都还停留在电视上的负面新闻
因为没有哪个记者在不出事故的时候单独采访矿工的实际作业生活
所以,矿井是个神秘、艰苦而危险的地方
讲解员带我们乘坐电梯,
真正要进入模仿矿井了,好激动哇,不知道和每次从电视上看到的场景是不是一样
我们乘坐的电梯也很有特色
是模拟下井的“罐笼”制作的。
等下走出电梯我们将换上真正的矿工服,戴上矿工帽,亲身体验矿井下的作业啦
http://s16/mw690/648046b3gx6DB0msjW79f&690
看看俺们穿上工装,戴上头盔,围上白毛巾,像不像真矿工?
铁锹是挖煤专用的那种,把短铲子大且厚实有力
抓在手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力量
http://s16/mw690/648046b3gx6DB0mceXt5f&690
头灯的光线还不错,可以做到行进中照明和挖取时定位的光亮
或许是模拟矿井本身有微弱的灯光才不显得太暗吧
实际的矿井肯定是漆黑一片
当时的矿工作业远没有现在看到的这么优越和轻松
http://s13/mw690/648046b3gx6DB0m1QPa4c&690
当年的旷工连喝水都是奢望,渴望能喝到从矿井滴落的水,好可怜
模拟矿井根据历史时期的不同,分成了古代、近代、现代三部分。
刚刚进入的“古代采煤”巷道
便了解了“康熙皇帝被困关门窑”的故事
还真是惊心动魄呢,万一,万一没有人看到那块带血的煤块岂不是历史要改写?
智慧的皇帝啊,真是果敢!
http://s3/mw690/648046b3gx6DB0q4EsWe2&690
这辆矿车是汾西矿务局捐赠给中国煤炭博物馆的。
在井下,矿工就是乘坐这样的小矿车到工作面的。
坐着这款经典的小矿车,也很自豪哇,哈哈。
驶向第二部分——近代采煤区。
和刚才看到的景象相比较,已经有明显的差别:
古代劳动人民采煤用的是完全的手工开采;
而近代采煤,则使用半机械化半手工的开采方法
可以亲自操作一下这台煤电钻,当一回煤矿工人
http://s16/mw690/648046b3gx6DB0wZQbJ7f&690
前面的这两位是“顶板支护工”。此时他们的工作是修护顶板
经过很多木桩,弯曲行进,进入现代化的综掘巷道。
这是英国制造的RH25型掘进机,曾在山西晋城矿务局凤凰山煤矿使用过
http://s16/mw690/648046b3gx6DB0x4v7hef&690
这样,综掘机就实现了采煤、落煤、装煤、运煤的“一条龙”机械化掘进
http://s3/mw690/648046b3gx6DB0xb2HU22&690
刮板运输机将煤炭运到旁边巷道的“桥式转载机”上,
通过转载机把煤炭落在皮带运输机上,就可以把煤炭运到原煤仓了
http://s10/mw690/648046b3gx6DB0xt4Df79&690
这样的钢铁U型支架比前面的木支架又先进和结实,
而且每两根支架之间都设有金属网,
可防止巷道上方的煤块或矸石落下,保护了工作面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http://s9/mw690/648046b3gx6DB0xyKLee8&690
我们所看到的是150米的综采工作面的长度
密密麻麻的机械设备呀
这些矿井设备全部是真设备,大多数可以通电运行,游客可以亲自动手操作
但是为了保险起见,我们还是不敢轻举妄动滴
整个模拟矿井体验完毕,煤海探秘真是收获颇丰
你会不由自主的钦佩那些在黑暗中为我们采掘光明的矿工,
同时也为古代、现代人民的智慧感到难以置信和不可思议
体验了一把矿工生活,着实过瘾,从井下上来已经夜幕降临
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展厅可以参观游览,就是
【山西古代壁画艺术精品馆】
http://s16/mw690/001Q6OZRgy6DDrhFJCLbf&690
这个精品馆很气派,也很安静
或许是因为时间临近闭馆下班时间了吧,没啥游客
这里汇集了全省各地壁画的精品,采用独特的“珂罗版”复制手段,
以“原大、原色、原样”的标准,
展示了永乐宫壁画等散落在山西省境内丰富的古代壁画精品,
其中很多都是历经沧桑保留下来的我国仅存的古代壁画珍品,
最早的距今2000多年,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http://s5/mw690/648046b3gx6DB0y0Ncoa4&690
位于朔州崇福寺弥陀殿南壁。画像高4.68米,
几乎布满整个墙壁,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是金代的作品
观音手内各置一眼,这些眼睛在观察世人的行径,
手中还拿着各种法器,来渡化世人:多做善事、造成正果
“石刻壁画”俗称汉画像石,它是汉代的艺术家以刀代笔,
在墓室或祠堂的石构建筑表面上刻绘出来的装饰艺术品。
山西吕梁是汉画像石的主要分布地之一
http://s16/mw690/648046b3gx6DB0xRU993f&690
因为电池没电,都拍矿井地下了,所以仅有的几张来分享下
除了偌大的展厅展示壁画以外,中间部位是一些木质阁楼
这是【万荣飞云楼】明朝
http://s10/mw690/648046b3gx6DB0xCZUB49&690
山西现存的壁画面积居全国首位,共有1800多平米,
仅永乐宫壁画面积就有1005.68平米
http://s8/mw690/648046b3gx6DB0xJoi327&690
壁画不仅是绘画作品,也是形象的历史反映和真实的社会写照,
同时又是一种文化载体。
因此,欣赏壁画可以将我们带回遥远的过去,认识历史,激励我们更好的接受历史。
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绘画的源远流长;
体会到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
太原,我还会再来哒,下次我就是有备而来,侧重游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