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3-06-13 22:16:45)
分类: 教学设计

《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的必要性、合理性,并能正确计算。
2
、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3
、通过与学生交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解决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能正确列出综合算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问题体会理解运算顺序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           情境导入,复习旧知

    首先我们来进行口算练习,比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其他同学当小裁判。

600-150=   1000-600=     2000+600=   35+500210     500+200+30

200+170=    42+18=       90-35=      840240+100    2808060  

师:在含有加减法的算式里,你是按什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师:放假了,小红来到乡下姥姥家,姥姥家的变化可真大呀!小红玩得可高兴了,今天表哥又要带她去参观舅舅的养鸭厂,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请看,养鸭场到了。

二、探索新知

()提出数学问题: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能获取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家养了398只花鸭   白鸭比花鸭少95   我买150个鸭蛋   原来有600个鸭蛋,已经卖了200个。  还剩多少个鸭蛋?

师:这些信息讲了几件事?(2件)

关于鸭蛋的信息有哪些?指生读,师出示。“还剩下多少个鸭蛋?(板书)”

那么关于鸭子只数的信息有哪些?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白鸭有多少只?”

谁会解答?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花鸭和白鸭一共有多少只?”(板书)

(二)解决问题“还剩多少个鸭蛋?”

1、我们先来解决(手指)“还剩多少个鸭蛋”好吗?

你能找出和这个问题相关的信息吗?谁能完整说一下这道题?

生:原来有600个鸭蛋,已经卖了200个,阿姨又买了150个鸭蛋,还剩多少个鸭蛋?

师:谁来列式?

生:600-200=400(个)       200+150=350(个)

400-150=250(个)       600-350=250(个)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师:谁能把这两种方法分别用综合算式来表示?下面咱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一下。

生:展示交流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600-200-150         600-200+150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列的这个算式,按照运算顺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第二种方法,我们要先算什么?这个算式要想先算200150,这样列式对吗?为什么?

生交流。

(三)认识小括号。

师:通过交流解题思路,学生们肯定了第一种方法是正确的,第二种方法是错误的。那第二种方法怎样用综合算式表示呢?怎样才能把这个算式变成先算加法呢?

师:今天咱们就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学符合(  ),数学上习惯用小括号把要先算的算式括起来。(师边说边加小括号)那小括号是怎样产生的呢?请看大屏幕。

在没有发明运算符号以前,人们运算都要用很复杂的文字进行说明。大约400多年以前,在大数学家魏芝德的数学运算中,首次出现了  又叫圆括号,是17世纪荷兰人吉拉特开始使用的。 是一种数学运算符号,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师:加上小括号这个算式怎样读呢,请大家仔细听教师读:600减去200150的和。

师:谁 能像老师这样再来读一读?

指生读。

师:在有(  )的算式里我们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教师边说边讲解运算顺序,600-200+150),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的,注意书写的格式,没算的部分一定要先落下来,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补充板书)

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齐读)

师:不加括号的话,我们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加上小括号,我们就要先括号里面的200+150了。看来,小括号非常的神奇,只要有它的存在,就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运算顺序。

(四)巩固练习。

小练习:看来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小括号,也知道了它的作用,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选一道写在练习本上。

59-30+20    200+400+30    280-80-60   35+500-200

我先算500-200行不行,为什么?如果我想先算500-200,应该怎么办?在哪儿加上小括号?这样就可以先算它了,是吗?唉,真棒!

生:展示交流,重点让学生评价书写的格式。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谁来说一说()有什么作用?   (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三、交流提高:

解决问题“花鸭和白鸭一共有多少只?”

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已经圆满地解决了,现在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花鸭和白鸭一共有多少只?”想一想要先求的是什么?

哪位同学来说说你的做法?     398-95=303(只)398+303=701(只)

谁的做法跟他一样?

还有谁想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种做法?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白鸭只数    花鸭和白鸭总只数

还有不同的写法吗?    398+398-95=701(只)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第一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同学们说他做的好不好?看,这个同学不仅解决了问题,更重要的是用到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那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你们能不能也试着用综合算式来解决?

四、巩固应用:

从养鸭厂出来,小看到街面可热闹了,原来是食品加工厂开业,人们都在忙着准备庆祝活动哪,小和小强也去帮忙了。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愿意帮他们解决吗?

174页第2题,学生读题,并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集体展示交流。

274页第7题,学生独立解答,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有心人,能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本次的级部听评课活动,我执教了《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这节课我充分利用信息窗所展示的情景图,把图中的信息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鸭子的,一类是关于鸭蛋的。并把参观养鸭场的故事穿插在里面,把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1)读懂图是学习的前提。

因为本信息窗内容比较多,感觉比较乱,所以带领学生认真读图,让他们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分析数量间的关系是训练的重点。

要求还剩多少个鸭蛋,解题思路有两种,第一种先求卖了200个后剩下的鸭蛋,再求卖了150个后剩下的。第二种解题思路是可以先求一共卖了多少个鸭蛋,再求还剩多少个?

3)由分步到综合体现层次性

教材上既有分步算式又有综合算式,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可以的,但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仅仅会做分步是不够的。要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因为只有在综合算式中才能体现括号的作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中设计的参观养鸭场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运用混合运算解决这一串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并能正确计算。

4)解决有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学习的落脚点。

因为学习带有括号的运算是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学的落脚点是有括号的算式怎么算。对于运算顺序的学习,要和解决问题的顺序结合起来理解。 

5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算法多样化。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学生可以分步解答,也可以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6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本单元教材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充满浓浓的亲情。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结合解决现实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课后我发现学生对于运算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理解的较好,学生在计算时运算顺序比较熟练,但是在实际计算时学生仍有比较严重的计算错误,避免这样的错误一是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验算的习惯,二是加强口算、笔算的能力。在解决问题时,大部分学生还是习惯用分步计算,我们应鼓励学生用综合算式来解答。

反思:

------课堂中关注学生的习性养成

  莱州市沙河镇中心小学        赵红岩

201348,我校数学以 “数学课堂中习性养成”的课题教研,进行了主题研课。马丽娟和赵天平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两节高质量的数学课。两位老师以能以本次课题研究的目标进行设计,课堂中能以培养学的学习习性为主导,教师及时关注学生的习惯养成,并能将数学习性的培养贯穿其中。两位老师为我们立了标,我们级部又进行了达标。我执教了《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一课。下面谈谈本次教研活动中我的一些收获:

一、程式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无论哪节课,上课老师都能深入解读教材,把握教学重难点,并在设计上都进行了巧妙的处理。将简单的信息窗的内容呈现的如此立体,如此厚实,可以看出每一位老师都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充分解读了文本。如:赵天平老师在涂2的倍数时,让学生画上曲线,5的倍数让学生打对号,教师的示范、引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做到了有序。教师提出的小组要求,让小组合作全体参与,体现了较强的合作探究能力。本节课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注重小组长的训练,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有序的进行,教师在布置任务时注意了合理的分工,再次体现合作的有序。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后,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总结,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学生在做练习时通过运用多种不同的符号,体现了数学思维方法,保证了做题的正确率。在寻找3的倍数时,感觉教师放手不够到位,阻碍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小组合作在展示时,只关注了合作的成果,没有呈现小组获取知识的过程,如果能让学生呈现出小组合作时的困惑或遇到的困难,对难点的突破更到位。

二、习性关照表面在每个环节中

课堂兴趣的导引做得比较到位。上课伊始,老师们都比较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老师们都有关注学生习性的意识,并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良好习性的训练,习性的关照与训练真实有效。实现从形式上的外显逐步转向内化,逐渐成为学生习性养成的永恒,如教师有效的小组分工,艺术性的表扬等。如:马丽娟老师课堂中注重了学生听、说的训练,学生听课的习惯,坐姿、写姿教师在课堂中都能得以关注。从这次活动中,还看得出老师不紧紧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性,而且还关注了数学习性。

三、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

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本单元教材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充满浓浓的亲情。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结合解决现实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如:我在执教《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因为本信息窗内容比较多,感觉比较乱,所以带领学生认真读图,让他们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数量间的关系是训练。因为只有在综合算式中才能体现括号的作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中设计的参观养鸭场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运用混合运算解决这一串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并能正确计算。对于运算顺序的学习,要和解决问题的顺序结合起来理解。教学中,我还注意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学生可以分步解答,也可以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将不断探索,借学校教研的东风,不断研讨,不断进取,让我的课堂也因学生而精彩,真正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