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稿《圆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2012-03-25 18:36:2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设计 |
第四稿《圆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回顾整理,加深学生对圆形的特征和周长面积公式的理解,进一步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过程与方法:经历系统整理圆的知识的过程,借助结构图归纳概括、对比、想象等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在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对圆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条理化。
教学难点: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口算练习:
3.14×20=
二、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每当春天来临之际,我们美丽的莱州就会呈现出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大家看!老师这有很多漂亮的照片:(掖县公园、月季园)
师:同学们,你发现了吗,在这些照片中就有我们刚学过的最完美的图形----圆。圆它以本身独有的魅力装点着我们的生活。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圆的世界,来进行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
三、梳理交流
1、师:课前老师让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了圆这一单元的内容,请大家拿出你整理的作业,谁想把你整理的展示给大家?
2、师:交流前,老师要给大家提两点建议,一是希望汇报的同学能具体介绍一下本单元你都整理了哪些知识,二是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认真倾听他的汇报,因为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如果你觉得她哪方面知识整理的还不完整,一会可以加以补充。
3、学生交流:
生:我采用表格的形式,把本单元知识分为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三部分进行整理。(1)师:具体说一说圆的认识里,你有什么收获?
生:在圆的认识中我学习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包括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师板书圆心、直径、半径)
师:你觉得在知识的整理上还有哪些补充?
生补充:(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用圆规画圆)
问:要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圆规两角应叉开几厘米?
(2)师:圆的周长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围成圆的曲线圆长度就是圆的周长,我们还用“化曲为直”的方法得出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是:C=πd
师:谁还要补充?( 圆周率,半圆周长)
师: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14倍。 这样说行吗?
师:半圆的周长就是这个圆周长的一半。
(3)师:在圆的面积中,你又学会了什么?
生:在圆的面积中,我知道了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我们用“化圆为方”的方法推导出了圆面积计算公式是:S=πr²(板书:面积
师:谁还要补充?(圆面积的推导过程、半圆的面积,环形面积)
4、师:刚才这位同学用表格的方式整理出了本单元的知识。你觉得他整理的怎样?谁来评价一下?
生:她书写认真、整理地很全面,简洁明了、条例清晰……
5、师:谁还有不同的整理方式?你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整理方式和思路吗?
生:我用的是括号式。把本单元内容也分为三方面,即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
师:这位同学用括号式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也很简洁清晰,也是一种很好的整理方式。
6、师结:看到同学们整理的作业,老师觉得你们很了不起,能用不同的方式把本单元的知识整理出来,而且内容也很详细、全面。你们发现了吗,半径、直径、周长、面积,这些知识要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最简洁、清晰的方式表示出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7、小组合作后交流展示:
师:老师看到有的小组已经发现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
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构成个知识网络图的吗?(你来说,老师把它板书到黑板上)
师结:大家看,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构建出了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图。下面给你一分钟的时间,大家再来熟练一下这些公式。
四、实践应用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美现的掖县公园,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
1、师出示:掖县公园中有一个半径 3米的花坛。根据这条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1)生提问题,并口头回答。(直径、周长、面积)
(2)师:如果给这个花坛装一个自动旋转式喷水器,那么这个喷灌装置装在哪里比较合适呢?选择射程几米的合适?它喷灌的面积又是多大呢?
2、师:在花坛的四周铺了一条宽1米的小路,你能算出这条小路的面积吗?(做作业纸上)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解决实际问题,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3、课堂达标小测试:
下面让我们带着大家的提醒,一起进入今天的课堂达标小测试。(时间10分,做完后小组长批改)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做得又对又快,成为今天的优胜小组!
(1)学生独立做题,小组长批,改错的同学老师二次批改。
(2)小组长汇报各组做题情况。
五、丰收园里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