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兴文《邱氏族谱》凡例、后记
(2024-09-07 11:02:46)邱氏修谱凡例
一、 修谱是为了寻根问祖,尊祖敬宗,昭穆不乱。人之有祖,犹如木有本,水有源;知其本,思其源,追先人之德,启后人之道。使子孙后代知木本水源、能敦宗睦族,懂尊老爱幼、明先祖创业艰辛,爱当今幸福家园。
二、 族谱弘扬爱国爱家,尊长敬师,勤奋好学,邻里和睦,勤奋创业,清政廉洁,尽忠职守,报效祖国的传统美德。为此,编辑《邱氏族谱》本着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收集资料,并经反复核实查对,以秉笔直书的精神,数易其稿,编写而成。
三、 《邱氏族谱》记录我兴文县邱氏两大支系,自清朝乾隆年间先祖迁徙入川以来至今,各宗支派衍有关情况;记载中华邱氏重要人物生平及其重要贡献情况。
《邱氏族谱》先祖资料来源:中华丘(邱)氏宗祠大观,中华丘(邱)氏宗亲联谊总会编修族谱参考资料;中华丘(邱)氏两宗亲联谊总会;洛阳市偃师区邱氏文化研究会专刊;以及2006年共乐宗支邱朝宣、邱朝福、邱瑞阳、邱奎阳汇编由邱朝宣执笔手抄本《邱氏族谱》,共乐下马店宗支邱德富1998年5月编写的《邱氏简谱》手抄本为重要依据,从中寻根问祖,摄取本支来川的源由和重要线索,经精心编辑而成。
四、本族谱采取谱谍学编写方法,以表谱法和记事法相结合,用表谱排列宗支世系,以记叙法叙述宗支概况和人物传略等。本族谱分为四卷:先祖源流世系卷、邱士汉公世系卷、邱腾公世系卷、中华丘氏史志卷。
五、本族谱历代名人考,其中有的人物并非本宗支祖先,编者目的,在于弄清本族历史典故,并以此启迪子孙后代,继承和发扬其精神。同时,本族谱附录编录入的四川省兴文县邱氏大学生芳名录、保家卫国退伍军人芳名录,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科教文卫人才录,以及邱氏家族长寿老人芳名录,均是兴文县邱氏本宗支入谱人员,以突出他们在本支邱氏中的作用和地位。
六、本族谱在编辑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家谱世系必叙,家族谱录必祥,家族名贤必录,家族法纪必明,家族抱抚必严,家族本源必溯的原则;明确邱姓五代之内近亲不能通婚,检养抱养依据法理认可,男女平等,邱姓子女生子随母姓可以入谱;对抱养外姓要认祖归宗者,需本人申请,经家族讨论同意后改为邱姓方可入谱。
七.本族谱由于时间仓促,编修人员和资料收集人员对各宗支祥细情况不尽完全了解,加之编修人员能力所限,族谱难免有遗漏和错排之误,还望族人读者见谅并自我校正为盼。
执笔人:邱凌
二0二0年八月三十日修订
邱氏族谱后记
当我写下“后记”二字的时候,我知道我的任务总算基本完成了。此时夜深人静,但是我还是想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一下编辑族谱这段不同寻常的重要历程,算算时间已快近三个年头了,从2023年12月22日召开兴文县邱氏宗亲联谊筹备会以来,到2025年3月出书,我们前后经历了16个月之久,终于完成了兴文县两支邱氏宗支同修一谱的伟大使命。
窗外雷雨纷飞,但我的心却平静如水。我从来没有想过,修谱这件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会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膀上。或许这部族谱还不是很完善,或许它还有一些重要资料我们还没有收集记录到,但我们就像守护信仰一样,一天天让它成长完善,直到现在家谱完成,当然这丰收的果实离不开族人的支持,更离不开先辈们留下的珍贵资料信息,这让我们在编写这部族谱的时候不是那么的被动....
在这期间,有过感动,有过心酸,甚至是遭到过别人的质疑、讽刺......,但是我们都一步步走过来了,至少在做这件事情上,我做到了竭尽全力,力求完善而问心无愧。
族谱是一个姓氏的信仰,也是我们邱氏家族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族谱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璀璨瑰宝,历经风霜雨雪而依旧光彩夺目。它不仅在文化的长河中持续传承,更以其独特的价值,彰显了不朽的魅力。特别是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家族开始深刻领悟到传统文化的珍贵,纷纷投身于编修族谱的崇高事业之中。这一行动,正是对族谱所蕴含的深厚意义与价值的深刻认同与珍视。
在此次编谱工作中,由于涉及面广,工作量也很大,特别是两支邱姓入川情况不尽相同,入川后字辈也不一样,同时由于各支居住又过于分散,因此两宗支之间对修谱的认识存在一定差距,故统一思想认识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困难综究得以解决。特别是各个宗支的负责人,如邱文权、邱平、邱小勇、邱兴辉、邱兴华、邱涛等人,他们都是按照分工在各自区域范围来回奔跑调查,不辞辛苦,不计报酬,只是为了完成修谱这一伟大使命而努力。虽然他们默默无闻,但是我们作为邱氏家族的一份子,还是应该铭记于心,就是因为有他们的默默付出,才能使我们的家谱逐渐完善,修撰成功。
记得在去年我去广东深圳查阅族谱资料期间,外面温度达到30多度,特别感谢中华丘(邱)氏总会办公室主任邱国文的大力支持,在那炎热的条件下为我们开放空调,热情接待我们,同时还赠送了几本宝贵的参考资料。在此,我代表兴文县邱氏家族再次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在修谱期间,八角庙邱德良、邱永昌、邱陶积极主动,多次到户收集资料;特别是邱平(新城一品),多次开车去收集资料,打印好后又上门校对。如果不是以上这些宗亲们的不辞辛劳,接下来的修谱工作肯定会难以顺利进行的。总之,感谢每一位默默付出的邱氏族人,也感谢为《邱氏族谱》积极主动捐款的邱氏家人。这里我就不一一点名了。或许有人不了解,或许有人不知,但是这些宗亲们的辛劳,他们的付出,他们的功绩,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和载入邱氏文化史册的!
邱氏家族是由无数个小家庭组成的,虽然我们在这期间有过争论,也有过各自不同的意见,但是在大事大非面前,我们邱氏家族族人做到了真正的团结,大家齐心协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使我们兴文《邱氏族谱》如期与大家见面,值得点赞和庆祝。在庆祝这份硕果到来的同时,我也想给所有族人说明的是,虽然我们经历了漫长的修谱编辑过程,也做到了尽心尽力,但由于我们编辑水平所限,也无法做到十全十美,如果发现有错漏的地方,请加以理解并及时联系我,可以在电子文档里修改备案,以供下次续谱时更正之用。
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族谱被赋予了深厚的意义,正如古人所言:“谱牒身之本也。”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族谱对于个体身份认同的重要性。族谱不仅记录了一个人的血脉传承,更承载了家族的荣耀与历史。此次修谱完成不是结束,而是家谱新的历史记录的开始。此《邱氏族谱》而今落成,四川兴文邱氏后裔,从此千枝万叶固出一本,千条万派共出一源。上以慰祖先在天之灵,下以开后世承续之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上无愧于祖宗,下示范于后世。贤智者见之,油然兴起其孝悌之心;愚不肖者见之,晓然知有尊卑之序。此是后世受益,流芳千古的好事,实乃善承邱氏先祖之志哉!期望我们的兴文共乐邱氏后裔子孙能在此基础上,继续开拓创新,把这份重要的文化遗产做得更好,让邱氏族谱发挥好寻根追源,尊老敬宗,传承文化,兴教育贤,振兴家族作用!
仅此后记
执笔人: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