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开富部分八景诗联选
(一)对联部分(18联)
对联的历史悠久,特别是自律诗定形以后,随着对偶句的大量出现,这就产生了对联。对联,又称楹联,它由古及今,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在形式上极富对称之美,而且兼具诗、词、典、赋等文体特征,从而形成了它自已的审美特征和实用价值。可以说,对联是中华文化的高度凝练,也是地方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永宁八景风情(02联)
(01)巍巍山叠千重,羡红岩霁雪,漫岭腾云,一笑昂头,
望万寿朝霞,流沙藤蔓,好自仰天长啸,苍茫心事冲霄去;
滔滔河回九曲,喜定水晓钟,铁炉晚渡,几回搔首,
叹双桥夜月,宝珠鱼跳,会当对酒高歌,澎湃诗情逐浪来。
(02)倾心观赏,夸鱼凫春晓,新霁初开,望双桥夜月,
流光泻玉,古城风物齐献瑞;
极目骋怀,羡红岩云腾,美景犹在,看万寿朝霞,
秀岭峦峰,永宁山川共呈祥。
注:“永宁八景”, 永宁即叙永。早在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时任叙永厅同知的虞景星就曾写了《永宁八景诗》,诗中说永宁八景为:万寿朝霞、双桥夜月、铁炉晚渡、定水晓钟、红岩霁雪、漫岭腾云、宝珠鱼跳、流沙悬练(又作流沙藤蔓)。、
叙永红岩风彩(03联)
(01)
红岩万状俯层台,望碧嶂苍峦,松风瑟瑟鸣峰谷,
绝顶览春光,美景收眼底,谁说永宁无胜迹?
峭壁千寻欑叠阁,看霞披彩错,云霭缥缥绕岭颠,
林中听鸟语,名山注心间,始信人间有天堂。
(02)赤壁望长空,置身浮云,俯仰方知天地阔;
紫峰揽胜景,骋怀极目,登临不尽古今情。
(03)曾谒玉皇观,读壁上残诗,喜春风化雨,
雪尽犹留胜迹在;
重游红岩山,看云头夕照,羡紫峰流水,
日落疑有仙人归。
叙永古城风貌 (04联)
(01)鱼凫关祥云霭瑞,升庵旧迹浑犹在;
春秋祠宝婺腾辉,亭阁遗踪究可寻。
(02)永宁新城霭长春,画图集庆;
鱼凫古街依胜景,杰构灵光。
(03)古城酒飘香,双桥夜月多醉客;
永宁楼耸翠,一祠春秋半寻诗。
(04)赏竹影松涛,古城盛世添新景;
看水流山峙,永宁逢春改旧观。
泸州八景风韵(04联)
(01)
望忠山朝霞,隐多少蜀汉残梦,武侯已去,祠堂无影,
诸葛妙计惊天下,名相尚存千古迹;
看东岩亭阁,留几许墨客才华,陆游曾来,书院有诗,
长廊石刻壮中华,河山已著百世春。
(02)
凭栏远眺,纷纷感慨系心头,想武侯庙宇,丞相祠堂,
胜迹已无踪,追怀古今,功名利禄空转瞬;
揽胜登临,幅幅图画呈眼底,看商舶烟波,江楼灯火,
水天相辉映,对酒歌乐,柳暗花明起遐思。
(03)大江东去,著千古胜迹留存,羡海观秋澜,龙潭时雨,好个东岩夜月,只剩下石刻沙滩,极目潮水窄,万顷波涛收眼底;
墨客西来,写几多华篇传颂,夸忠山春色,宝塔朝霞,那堪 杯酒诗情,竟难舍琴台音韵,放怀天地宽,三泸美景注心间。
(04)江水滔滔,洗尽千秋人物,自古逐臣游侣,望海观秋澜,东岩夜月,竟留下醉墨流香,有道是杜甫题诗,杨慎挥笔;
天风浩浩,吹开百里尘氛,从来群贤嘉宾,看忠山春色,宝塔朝霞,不由得酒韵高亢,都付与歌声缥缈,舞影翩跹。
“江阳八景”, 即为泸州八景。江阳八景,源自宋代。明代状元杨慎在泸时曾题有《吟江阳八景诗》。江阳八景为:1宝山春眺、2龙潭时雨、3东岩夜月、4白塔朝霞、5方山霁雪、6余甘晚渡、7琴台霜操、8海观秋澜(宝山,即忠山;龙潭时雨,又称为龙潭涨潮)。
古宋八景风光(03联)
(01) 泸卫留古迹,历数名贤,忆逐臣名将,
最难忘杨慎题诗,朱德挥笔;
宋城览奇观,来游胜地,看石海洞乡,
可曾见芦溪春跳,飞泉流珠?
(02)娇阳共天涯,看宋水波光,恍疑身在桃园,
想当年香山遗迹,杨慎留诗;
春风拂地表,趁花红柳翠,偶尔步来亭畔,
问何处金井海螺,灵洞石钟?
(03)徒步登临,几多图画呈眼底,羡麟儿见瑞,宝珠金鹅,
美色喜游人,对酒歌乐,茫茫河山春长在;
凭栏远眺,无尽感慨系心头,想泸卫荔枝,中和特翠,
胜迹去何处?追怀古今,悠悠天地景常留。
“古宋八景”,源于明清时期。早在清乾隆八年,袭长官司职的任启烈(字承武,号和山,,著有《蛙蚓吟集》)写了著名的《古宋八景诗》。古宋八景为:中和特翠、宝珠金鹅、麟儿见瑞、泸卫荔枝、金井海螺、飞泉流珠、芦溪春跳、灵洞石钟。诗中还说,泸卫荔枝,是明初驻军将领带领士兵栽植的。明代正德年间,状元杨慎来泸卫时,写了《泸卫荔枝》、《谢荔枝》等诗篇。但泸卫荔枝大多毁于明未兵火。据《九姓乡志》云:“荔枝在泸卫城中,栽培不知始于何年。明未兵火,惟余城中五株,岁结二株,依次轮转,冬花夏实,子熟时,红颗与绿叶相间,堪供玩赏。”
兴文石海风姿(02联)
(01)泉水自天来,瀑布洞帘,到眼方知源头远;
石海从地涌,深坑漏斗,回首始识壁空高。
(02)极目骋怀,喜石海云亭,新霁初开,一笑昂头,
看万顷波光,尽纳山川皆锦绣;
留心观赏,羡穹庐广厦,美景犹在,几回搔首,
叹四壁溢彩,此间风物胜天堂。
(二)诗词部分(8首)
赏画稿溪风景
且趁秋高百里驰,寻芳莫道我来迟;
沉迷画稿欢嚣日,情趣溪流笑语时。
峭壁黛峰添醉意,玉屏飞瀑起遐思;
归途尚谈桫椤事,还问茶花发几枝?
一九七八年九月十日
“画稿溪”,位于叙永县城北约44公里。画稿溪境内资源富集,风光绮丽,集雄、秀、奇、险、幽于一身,尤其以大量珍稀的动植物资源与瑰丽无比的自然风光著称。境内有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分布最集中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树上万株,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鹅掌揪、金钱松、香果树、红豆杉、福建松,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如短尾猴、狗熊、穿山甲、云豹、獐子等。因其峭壁千韧,飞瀑高悬,溪流跌宕,玉屏迭瀑,峰峦奇特,风景特美。
观天生桥春色
春去两河慢行踪,车停几度望禾丛;
山拂炊烟疑坠雾,桥横玉带若卧龙。
溶洞岩边竹枝绿,奇峰石畔桃花红;
天生通途成雅事,游客纷来费筹谋!
一九七九年四月三日
“天生桥”,位于叙永县城南行15公里。天生桥溶洞群,是川南的旅游胜地。这里石林密布,风景如画。天工巧筑的天生桥,便是这里的一大奇观。天生桥拱跨度90米,高85米,宽94米。这是世界上罕见的能通行汽车的天生桥,川滇公路从桥上通过,络绎不绝。伫立桥上,俯视桥下,河水穿孔淌过,碧波粼粼;两岸奇峰耸立,怪石嶙峋,充满诗情画意。
游览红岩景观
我在永宁区公所任职时,经常下乡到丹岩、三河、合乐,而红岩是必经之地。每逢春夏之交,只要我路过此地,都要登临红岩去看一看。每当看到那奇妙的景色,无不令人心旷神怡,感受良多!
(一)
红崖紫气日萧萧,寻芳那管路途遥;
黛色总疑峰著雨,风声不辨松怒涛。
忽闻雅韵山泉发,又见空蒙云雾飘;
绝壁登临叹奇妙,此间美景竟多娇!
(二)
攀至红岩至紫峰,赤壁凌霄气势宏;
峻岭丛林称独秀,崇山奇石竟玲珑。
略穷宁城天地窄,渐近玉楼香烛浓;
归途漫步回头望,翠屏霞光映彩虹!
一九八一年七月十一日
“红崖”,又称丹山。因山崖呈红色,故名。位于叙永县城东12公里。红崖由36峰组成,山体呈塔形,相对高差约500米,高大雄伟。红崖山地森林面积近万亩,其林遮天蔽日,幽深莫测,林中多有野兽出没。山间修有三道石门、三座殿堂,错落有致。登上海拔1600米的紫霞峰,俯视山下,叙永县城,似沉釜底,楼房栉比,岚气纠幡,景象万千。每临冬天,白雪盈峰,奇光万道,故“红岩霁雪”被称为叙永八大景之一。玉楼,指玉皇观。
叙永三河春景
悬岩峭壁溪水流,碧树杉木满山头;
芳草绿波相掩映,小桥烟柳自夷犹。
梯田稻禾飞白鹤,野藤竹林隐土楼;
云涛翻涌惊鹰朴,春雨初晴怏鸭浮!
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九
重游红岩感怀
身临赤壁雾蒙浓,红岩巍峨傲太空;
百里宁河飘玉带,九天紫气绕霞峰。
树林绿影戏白鹤,云岭山峦耸青松;
尽览风姿美如画,时闻鸟语唱春风。
一九八三年六月十一日
观看永宁春景
阳光明媚景色新,风暖花香草如茵;
峻岭丛林千树绿,稼禾沃野万家春。
田中耕耘鱼跃水,柳间留影鸟窥人;
如此画图谁妆点,吟诗作赋自哦频。
一九八四年四月十一日
游春秋祠感吟
永宁城内柳如丝,绿荫林中隐古祠;
百鸟梅窗舒画卷,三宫殿楣展图姿。
旧屹楼宇赏联语,新妆亭阁看荷池;
浩气春秋留胜迹,颂扬忠义好吟诗。
一九八七年三月二十日
“古祠”,即春秋祠,位于叙永县城西大街。祠建于宋代。原为关帝庙,清光绪26年山西会帮重建会馆于此。因关帝是山西人,且喜读《吕氏春秋》,故名春秋祠。春秋祠建筑面积2600多平方米,是清代雕刻艺术之精华,以保存完好的木石雕刻闻名国内。被国家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彭开富
2021年5月18日整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