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州司马刘禹锡(17):武陵观火诗(1)
标签:
武陵火灾 |
分类: 文化 |
朗州司马刘禹锡(17)
武陵观火诗(1)
刘禹锡
【原诗】
楚乡祝融分(2),灾火常为虞(3)。是时直突烟(4),发自晨炊徒。
盲风扇其威(5),白昼曛阳乌(6)。操绠不暇汲(7),循墙还避逾(8)。
怒如列缺光(9),迅与芬轮俱(10)。联延掩四达(11),赫奕成洪炉(12)。
汹疑云涛翻,飒若鬼神趋。当前迎焮赩(13),是物同膏腴(14)。
怒如列缺光(9),迅与芬轮俱(10)。联延掩四达(11),赫奕成洪炉(12)。
汹疑云涛翻,飒若鬼神趋。当前迎焮赩(13),是物同膏腴(14)。
【注释】
(1)诗元和二年(807)在朗州作。《湖南通志》卷二四二祥异:“元和二年丁亥……武陵火。”
(2)祝融:火神。《史记·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
(3)灾火:《左传·宣公十六年》“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为虞:为祸。
(4)直突:直上的烟囱。以其烟道短,故易造成火灾。《汉书·霍光传》:“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旁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尔家果失火。”
(5)盲风:疾风。
(6)白昼(bái
zhòu):白天;光天化日。曛(xn):.日落时的余光;暮;昏暗。阳乌:日。神话传说中在太阳里的三足乌。
(7)绠:绳索,此指汲水用的绳索。
(8)循墙:傍着墙,指逃避。
(9)烈缺:即列缺,闪电。杨雄《羽猎赋》:“霹雳列缺,吐火施鞭。”
(10)棼轮:即焚轮,从上而下的暴风。《尔雅·释天》:“焚轮谓之頹。”郭璞注:“暴风从上下。”
(11)联延:连绵蔓延。四达:四通八达的道路。
(12)赫奕:光明貌,形容火势炽盛。烘炉:大火炉。
(13)焮赩(xìn
xì)彤红的火光。
(14)是物:任何物体。膏腴:油脂,易燃。腴,肥肉。
【试译】
楚乡居住火神祝融的子孙,
火灾是人们经常的忧虑。
这里的烟囱多直而短,
这里的烟囱多直而短,
火灾缘起于晨炊之徒。
疾风象神扇为火势助威,
白天浓烟却遮蔽太阳三足乌。
救火者忙腾着从井里取水,
逃难者傍着墙头逃生穿逾。
大火凶狠酷似霹雳的闪电,
大火迅猛如同滚动的火轮。
连绵蔓延,四通八达,
烈火炽盛,顿时成为烘炉。
火海似云涛般翻滚,
飒飒有如鬼使神趋。
危难当前难免被火,
万物都成了易燃的膏腴。
【原诗】
金乌入梵天(1),赤龙游玄都(2)。腾烟透窗户,飞焰生栾栌(3)。
火山摧半空,星雨洒中衢(4)。瑶坛被髹漆(5),宝树攒珊瑚(6)。
火山摧半空,星雨洒中衢(4)。瑶坛被髹漆(5),宝树攒珊瑚(6)。
花县与琴焦(7),旗亭无酒濡(8)。市人委百货(9),邑令遗双凫(10)。
馀势下隈隩(11),长熛烘舳舻(12)。吹荧照水府(13),炙浪愁天吴(14)。
灾罢云日晚,心惊视听殊。高灰辨廪庾(15),黑土连闉闍(16)。
众烬合星罗,游氛铄人肤(17)。厚地藏宿热,遥林呈骤枯。
灾罢云日晚,心惊视听殊。高灰辨廪庾(15),黑土连闉闍(16)。
众烬合星罗,游氛铄人肤(17)。厚地藏宿热,遥林呈骤枯。
【注释】
(1)金乌:日,与下文“赤龙”均喻火焰。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焚天:佛经称色界十八重天中有大梵天,此借指佛寺。
(2)赤龙:赤色的龙。古代谶纬家附会为以火德王者(如炎帝神农氏﹑帝尧﹑汉刘邦)的祥瑞。玄都:道书云神仙所居,在玉京山中。此借指道观。
(3)栾栌(luán
lú):屋中柱顶承梁之木。曲者为栾,直者为栌。
(4)中衢:四通八达的大路。
(5)瑶坛:玉坛,百色醮坛。髹(xi):赤黑色漆。
(6)宝树:佛教语,原指西天净土的草木,此指寺院中的树木。《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宝树多花果,众生所游乐。”珊瑚:热带海中的腔肠动物,骨骼如相连的树枝,故又称珊瑚树。
(7)花县:《白氏六帖》卷二一::“潘岳为河阳令,树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树花。”此但用其字面,指县中之花。琴焦:用蔡邕以烧焦桐木制琴事。
(8)旗亭:市楼。酒濡:《后汉书·栾巴传》:李贤注引《神仙传》:“巴为尚书,正朝大会,巴独后到又饮酒西南噀(xùn)之。有司奏巴不敬,有诏问巴。巴顿首谢曰:‘臣本县成都市失火,臣故因酒为雨以灭火。臣不敢不敬。’诏即以驿书问成都,成都答言:‘正旦大失火,食时有雨从东北来,火乃息,雨皆酒臭。’”
(9)市人:市肆交易之人。委:放弃。
(10)凫(fú):野鸭,此处指鞋。《后汉书·王乔传》:“王乔者,河东人也。显宗时,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则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乃诏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世说新语·雅量》:“王子猷子敬尝俱坐一室,上忽发火,子猷鼁遽走避,不惶取屐。”事亦相类。
(11):隈隩
(weiyu):水边曲折处。
(12)熛(bio):火舌。舳舻(zhú
lú):船头与船尾,代指船只。郭璞《江赋》:“舳舻相接,万里连樯。”
(13)荧:火星。水府:水神居住或管辖的地方。
(14)炙:烘烤。天吴:水神。《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
(15)廪庾:粮食仓库。米仓曰廪,露天积谷处曰庾。
(16)闉阇(yin
du):古代城门外瓮城的重门。《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17)游氛:飘动的云雾。
【试译】
火焰吞噬寺庙梵天,
火舌席卷道观玄都。
滚滚浓烟穿透窗户,
飞焰生起于楼阁的曲栾和方栌。
火山腾升半空,
火星如雨点般洒落街衢。
祭坛被烟火熏烤象涂了黑漆,
寺院被火的树木像聚集在一起的珊瑚。
河阳的桃花,烧焦的桐木,
市楼无幸巴顿的“酒濡”。
到处是生意人遗弃的百货,
留下郡守跑烂的双凫。
大火余威延伸到江岸曲折处,
长长的火舌烘烤停泊江边的舳舻。
吹落的火星照耀水中官府,
滚烫的热浪愁坏了水神天吴。
火灾停止已经到了晚上,
人们心惊感觉视听特殊。
高高的火灰堆竟是存放粮食的廪庾,
黑土连接的是城门即《诗经》说的“闉闍”。
洒落的灰烬象罗列苍穹的星星,
热气腾腾灼人肌肤。
大地藏着宿热,
遥远的树林骤然间枯萎。
【原诗】
火德资生人(1),庸可一日无(2)。御之失其道,敲石弥天隅(3)。
晋库走龙剑(4),吴宫伤燕雏(5)。五行有沴气(6),先哲垂訏谟(7)。
晋库走龙剑(4),吴宫伤燕雏(5)。五行有沴气(6),先哲垂訏谟(7)。
宋郑同日起(8),时当贤大夫(9)。无苛自可乐,弭患非所图(10)。
贤守恤人瘼(10),临烟驻骊驹(11)。吊场色憯怛(12),唁失词劬愉(14)。
贤守恤人瘼(10),临烟驻骊驹(11)。吊场色憯怛(12),唁失词劬愉(14)。
下令蠲里布(15),指期轻市租(16)。瀚垣适未立(7),苫盖自相娱(18)。
山木行剪伐(19),江泥宜墐途(20)。邑臣不必葺(21),何用征越巫(22)。
山木行剪伐(19),江泥宜墐途(20)。邑臣不必葺(21),何用征越巫(22)。
【注释】
(1)火德:火之功用,有德于人。生人:生民,百姓。
(2)庸可:同“ 庸何
” 《晏子春秋·外篇上二》:“自是观之,茀又将出。天之变,彗星之出,庸可悲乎?” 王念孙
《读书杂志·晏子春秋二》:“‘可’读曰‘何’。‘何’、‘可’古字通。‘庸’亦‘何’也。”庸可,偏正短语,由疑问副词“庸”和助动词“可”构成。用于反诘询问,相当于“怎么能”、“难道值得”、“难道可以”等。
(3)敲石:敲石激起的火星。刘禹锡《畬田行》:“本从敲石光,遂至烘天热。”天隅:天边,或者极远的地方。
(4)晋库:西晋的武库。《太平御览》卷三四二:“武库火,历代之宝孔子履、汉高斩白蛇剑、王莽头皆失所在,张华见剑化龙排户而去。”
(5)吴宫:战国春申君宫,在吴,即今苏州。《太平御览》:引《吴地记》:“春申君都吴,宫加巧饰。春申君死,吏照燕窟失火,遂焚。”燕雏:幼小的燕子。
(6)沴气:恶气。
(7)先哲:古代哲人,指孔子。訏谟(x
mó):远大宏伟的谋划。訏,大;谟,计谋,谋略。
(8)宋、郑:春秋时诸侯国名》。鲁昭公十八年,宋、卫、陈、郑同日火灾,见《左传》。
(9)贤大夫:指郑大夫子产。《左传·昭公十八年》:“(郑)火作,子产辞晋公子、公孙于东门;使司寇出新客,禁旧客勿出于宫;使子宽、子上巡群屏于大宫;使祝史徙主祏于周庙,告于先君;使府人、库人各儆其事。……”
(10)苛:苛政。弭患:消除灾祸。非所图:不是所当考虑的,意谓自然灾害难以完全避免,关键是要没有苛政,采取正确的措施。
(11)贤守:贤刺史,指朗州刺史宇文宿。《全唐文》卷六八四董侹《修阳山庙碑》:“永贞元年(805),沅水泛滥,坏及庐舍,几盈千室。生水禽畜,随流逝止。明年云汉为厉,稼穑之土,敛为负租。三年弥深,郡牧遍走无诉,俗不可以终否,故良牧宇文公得以肆力焉!公名宿,字元明。”人瘼:民病,百姓疾苦。
(12)骊驹:黑马。此指刺史的坐骑。古乐府《陌上桑》载罗敷自夸其夫婿为“专城居”之使君,云“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13)吊:慰问。憯怛:忧伤。《礼记·表记》:“中心憯怛(cn
dá),爱人之仁也。”憯,通惨。
(14)唁:慰问。劬( qú)愉:恳切和蔼。
(15)蠲:免除。里布:一种罚款,此指税收。《周礼·地官·载师》“凡宅不毛者有里布。”疏:“庐舍之外不树桑麻之毛者,罚以二十五家之税。”
(16)市租 :谓市集之交易税。
(17)椋╗color=rgb(51,
51, 51)] hàn):里巷门。樵?捍侵坝谰眯越ㄖ??/b]
(18)苫(shn):用草做成的盖东西或垫东西的器物。此指临时性建筑。
(19)山木:《庄子》篇名。此但用其字面。行:行将。
(20)墐涂:涂抹。《诗经·豳风·七月》:“塞向墐户”。传:“墐,涂也。”
(21)鲁臣:春秋鲁国臣子。葺:蒙;葺,覆盖。《左传·哀公三年》:“司铎火,火逾公宫,桓僖灾。……子服景伯至,命宰人……济濡帷幕,郁攸从之,蒙茸公屋,自太庙始,外內以悛。”
(22)征:征询。越巫:南越巫师。《史记·孝武本纪》:“既灭南越,越人勇之乃言:‘越人俗信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乃令越巫立祝词。……柏梁灾……勇之乃曰:‘越俗有火灾复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
【试译】
火有功于生民百姓,
不可以一日无。
用火如果方法不当,
祸起钻石取火的天隅。
晋库起火,排户而去汉高斩蛇龙剑,
吴宫燕窟失火,却伤害燕子幼雏。
五行之中气之相伤为沴气,
先哲孔子垂范远大教诫。
春秋宋、郑两国同日火起,
郑国子产是当时的贤大夫。
关键是施治不能有苛政,
没有灾患是根本不可能的企图。
宇文宿是朗州贤刺史,关心百姓疾苦,
在火灾现场骑着一匹黑色的马驹。
现场视察,面色惨淡,
慰问灾民,言辞恳切和蔼。
下令免除灾民的税收,
在指定的时间减轻减轻市租。
里巷门楼还没有树立,
临时搭建的草盖棚屋灾民自娱。
“山木”等待砍伐,
江泥将用于新房抹涂。
刺史不需要亲自参加修葺,
怎样才能防火也不要请教越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