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29):插秧歌

(2021-08-06 17:41:10)
标签:

布袋和尚

郑樵

杨万里

吴申

夏言

分类: 文化
读书笔记(29)
插秧歌

五月插秧忙


    最近我在微信朋友圈里发题为《远去的岁月》连载图片,是回忆往日的农事、农活和农具图片,意在留住乡愁。第四篇是“插秧”,指手工插秧。虽然这项农活至今仍是“保留节目”,但已经在逐渐被插秧机替代。这是一项重大的变革和进步,因为手工插秧太累太辛苦了,留给我太多的记忆,有愉快、也有辛酸。古人就插秧作歌的不少,我看到的最早的是传说为契此和尚所作的《插秧歌》,是一首禅诗
    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向前。
    契此和尚即布袋和尚,出身农家,插秧自是本行。关于他插秧之事,亦有故事。据说有赵、钱、孙、李四家同时请他帮忙插秧,他全都答应。至晚,各家来请吃饭,他亦分身赴席。此时,各家的田均已插好。众人才认识他身具神通,法力无边。有人问插秧感想,他随口吟出一诗,即此题插秧歌。此歌看似浅白平易,却富含哲理,饱蕴禅机,生动活泼,饶有情趣。
 
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宋代史学家、校雠学家郑樵(1104-1162),字渔仲,自号溪西遗民 ,兴化军莆田县(今福建莆田)人,学者称“夹漈先生”。他也写了一首传世的《插秧歌》:“漠漠兮水田,袅袅兮轻烟。布谷啼兮人比肩,纵横兮陌阡。”但我认为插秧诗最著名的当属南宋杨万里的《插秧歌》。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的《插秧歌》是一首七言古诗: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兜鍪(du móu),古代打仗时戴的 头盔。蓑(su),蓑衣, 用草或棕等编成的雨衣。胛(ji), 肩胛,胳膊上边靠脖子的部分。霎(shà),短时间。莳(shì),栽种,或移植。匝(z),遍;满。此诗描绘了一幅农家总动员,雨中抢插秧苗的风俗图画。全诗写得新、奇、快、恬,充分体现了田斋体(学者称杨万里为田斋先生)传世。
    老家安乡,自古盛产水稻,插秧是旧时重要的农活,安乡旧志传下来明代两首插秧歌,一首是洪武六年(1373)曾任安乡知县的吴申写的,题为《栽秧歌》,“栽秧”,是安乡方言,说插秧为栽秧。吴申籍贯是浙江湖州归安人,显然他是用安乡方言写诗:
        咏也呵,咏也呵,楚人竞唱栽秧歌。
        栽秧歌,时已及,闻得村村鼓声急。
        田夫使牛扶犁耙,田妇栽秧戴凉笠。
        今日东家栽,明日西家植,
        轮工皆得相资力。
        主翁满劝酻子醪,主媪就座分鲊包。
        一年之计在今朝,叮咛儿女休辞劳。

        我因劝农历村保,卷旗花开春已老。
        春禽布谷知我心,啼过一村犹未了。
        天心自古人心同,诚心祷天天必容。
        但愿十日一雨五日风,边陲宁谧百谷丰。
        边陲宁谧百谷丰,连村比屋歌时雍。
    酻子醪,家庭自制的糯米酒。酻,浮的异体字,漂浮在酒中,即泡。láo),醇酒。分鲊包,把油炸的鱼或者腌制的鱼,分赠出席“栽秧酒”的在座者。时雍,太平时日。雍,和谐。

夏言(1482—1548)

    明朝中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内阁首辅的夏言(1482-1548),江西贵溪人,也传下来一首《安乡道中妇人插田歌》:
        南村北村竞栽禾,新妇小姑兼阿婆。
        青裾束腰白裹头,手掷新秧如掷梭。
        打鼓不停歌不息,似比男儿更膂力。
        自古男耕女专织,怜尔一身勤两役。
        吁嗟乎,长安多少闺中人,
        十指不动金满身!
    王世贞曾经这样评价夏言:“他诗如武库矛戈,种种出间,殊少利器,又如夏候鼎,古意荡然。” 这是对夏言诗歌的整体评价。夏言《安乡道中妇人插田歌》这首诗,写于他仕宦游历期间,诗歌中却表现出了他对民情的体察,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如他在《安乡道中观妇人插田》中写道:“自古男耕和女织,怜尔一身勤两役。吁嗟乎!长安多少闺中人,十指不动金满身。”同情农村妇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