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本红楼梦》笔记(13):凸碧堂凹晶馆

标签:
青苔赋神异经画记 |
分类: 杂谈 |
读《张本红楼梦》笔记(13)
凸碧堂 凹晶馆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写贾母和家人赏月,黛玉一边“对景感怀”,史湘云相伴宽慰。湘云由眼下的“凸碧堂”“凹晶馆”,谈到“凹凸”二字读音及诗词里的运用。举例说陆放翁的诗里有“古砚微凹聚墨多”,还被人批评俗气。
林黛玉接着说了凸碧堂和凹晶馆名字的来历及相关的问题:“也不只放翁才用,古人中用者太多。如江淹《青苔赋》,东方朔《神异经》,以至《画记》上云张僧繇画一乘寺的故事,不可胜举。只是今人不知,误作俗字用了。实和你说罢,这两个字还是我拟的呢。因那年试宝玉,因他拟了几处,也有存的,也有删改的,也有尚未拟的。这是后来我们大家把这没有名色的也都拟出来了,注了出处,写了这房屋的坐落,一并带进去与大姐姐瞧了。他又带出来,命给舅舅瞧过。谁知舅舅倒喜欢起来,又说:‘早知这样,那日该就叫他姊妹一并拟了,岂不有趣。’所以凡我拟的,一字不改都用了。如今就往凹晶馆去看看。”(《张本红楼梦》第1019页)
下面是我的解读:
1、《青苔赋》,是江淹所创作的一首骈体赋。作者在文中以青苔自喻,表达自己不为赏识重用、沉沦下僚的抑郁心情,“嗟青苔之依依兮,无色类而可方……悲凹险兮,唯流水而驰骛。遂能崎屈上生,班驳下布。”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
2、 东方朔《神异经》,是中国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共一卷,四十七条。旧本题汉东方朔撰。书中保存了不少神话传说,尤其是关于东王公、穷奇、昆仑天柱、扶桑山玉鸡等的记载,是珍贵的神话资料。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 全书分东方经、东南荒经、南荒经、西南荒经、西荒经、西北荒经、北荒经、东北荒经、中荒经等九章,显然是模仿《山海经》的。“然略于山川道里而详于异物”(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而且文字也不象《山海经》那样古朴。《北荒经》:“北方荒中有石湖,方千里,岸深五丈余,恒冰,惟夏至左右五六十日解耳。有横公鱼,长七八尺,形如鲤而目赤,昼在湖中,夜化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乌梅二枚煮之则熟,食之可止邪病。其湖无凸凹,平满无高下。”
3、“以至《画记》上云‘张僧繇画一乘寺’的故事,不可胜举。”韩愈虽然有名著《画记》,但没有相关内容,黛玉说的《画记》应该是唐代张彦远(815—907)的《历代名画记》。这是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全书十卷,可分为对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与绘画理论的阐述、有关鉴识收藏方面的叙述、370 余名画家传记三部分,具有当时绘画“百科全书”的性质,在中国绘画史学的发展中,具有无可比拟的承先启后的里程碑的意义。
另,“一乘寺”则见唐许嵩《建康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