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祝贺《一个黄埔军人的风雨人生》出版发行

(2013-04-26 13:26:07)
分类: 文化

祝贺《一个黄埔军人的风雨人生》出版发行

 

    祝贺《一个黄埔军人的风雨人生》出版发行

    我是4月25日上午在德山参加善卷文化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座谈会,听市政协新民主席说的,徐泽鹏先生写了一本吴铁铮的书,诸扬荣先生张罗搞首发式,商量我是否参加。尽管我早就计划散会后回长沙,但我还是满口应承了;令我特别感动的是晚上年届八旬的诸扬荣先生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开会地点、时间,并邀请我在会上发言,这有些勉为其难,但我也答应了。

    我态度积极,是有原因的:首先,传主吴铁铮是安乡人,是我的乡党。他的老家安宏唐家铺,我是安昌六家渡,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安宏没分出去,统称安昌。其实,积淀在我思维里的吴铁铮包括吴氏家族,都是安化合兴垸吴家台子的人。吴家是安乡的望族,我至今还健在的90岁的父亲,很佩服吴家,他常说“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基本上是准的,只有吴家可以跳出这个恶性循环。偏院的吴老爷下乡收租,从来不骑马、坐轿,家里吃饭,很少有荤,比佃户家强不了多少。我在彭家湾读小学的一个女老师吴素仙,吴家台子人;在西李家读完小的班主任樊明炯,吴老师的老公,我曾经是他们的义务邮差。我高中的同学叫吴迪选,应该和吴铁铮是一辈的,人很聪明。今天,安乡有领导和文友来参加会议,我认为以吴铁铮为代表的吴氏家族文化值得研究。

    其次,我自1996年以来,研究常德历史文化;特别是1998年以后我调市党史方志办,接触常德地方史料,知道吴铁铮曾经是黄埔三期学生,参加常德和平解放的斗争,是安乡解放时的第一任县长,对之油然而生敬意。2008年,市名城办立项要我写一本常德名人的书,我自作主张为吴铁铮立传,这本书的名字《常德历代名人》,2009年6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吴铁铮是政治类人物,按通例,解放后他仅是正县级,套离休干部,也只是享受副厅级待遇,在常德名人传里,他入传有些勉强。但是我的心里有一条不成文的选人标准,反正认为他就合适。当然我也准备了应付不同意见的理由:吴铁铮是黄埔学生,当过团长、旅长、军副参谋长,和平解放安乡有功。我为他立传时没找到吴铁铮的照片,我计划增订再版一定补上。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汪荡平先生说他与吴启梅和彭信里有联系,帮我送来了吴铁铮的照片,还复印了覃岳斌写的吴铁铮生平事略。覃岳斌是熟人,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曾经在安昌公社共过事。由此可见,我知道徐泽鹏出版写吴铁铮的传记文学的鸿篇巨制,该有多高兴!

    第三,我和徐泽鹏神交已久,很早就知道他是常德很有名气的作家。我在文联工作过5年,当副主席,开始有人笑我是吃政治饭,我曾发狠读文学作品,也想在文学上有所作为,免得尸位素餐,读过徐泽鹏的东西。现在徐泽鹏的新作,更拉近了我们的距离。2012年春节前夕,即元月14日,《桃花源》杂志编辑部在善卷茶楼开过一个座谈会,主题是“善德文化与文学创作”,广而言之是怎样扩大宣传常德历史文化研究的成果,大家认为一个重要形式是借助文艺、文学。徐泽鹏实践了大家的这个愿望,对象虽然不是善卷,但是常德的重要人物。召开徐泽鹏作品首发式,肯定有不少文友参加,我想借这个机会呼吁文友们用文学的形式宣传常德的人和事。我人不懒,这些年试着写了《古城喋血》,出版时署名三人合著,书名改为《中华女杰》;写了一本《杜修经访谈录》;今年计划出版的有《故事常德》,最近还接受刘禹锡研究会写一本《刘禹锡常德十年》,受徐泽鹏先生启发,我想这本书更名《朗州司马刘禹锡》,试用文学形式表现。我也有湖南省作协会员的头衔,但名不副实。常德地方文化研究很红火,我希望它能和文艺、文学结合,形成合力。若能如此,这次首发式功莫大焉!

    26日上班时,徐泽鹏先生亲自把他的著作《一个黄埔军人的风雨人生》送到我现在“打工”的地方。时间短,我只粗略地翻阅了一些文章。我佩服徐先生的才华,在资料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他以现有资料为线索,大量阅读参考书,深入挖掘,写成了洋洋30万字的作品。我有历史考究癖,首先对照我写的吴铁铮的传记,认为徐先生忠于历史,基本事实是准确的。这是传记文学的生命,不能无中生有,信马由缰。但是它既然是文学,就离不开创作,吴铁铮的女儿能提供的材料不过两万字,可以想见创作的分量是很大的。现在看来,徐先生的创作是成功的。有生动的故事情节。1939年,吴铁铮揭发胡宗南秘书贪污遭报复坐了四年牢,徐先生穿插罗历戎副军长等人的营救以及和女友的爱情故事,写得情节跌宕起伏,从第十三章起,用了好几章篇幅,浓墨重彩,很吸引读者。人物对话,符合人物性格,语言生动,文字优美。与会的朋友是行家,我不想班门弄斧。今年好像又是丁玲文学评奖的年份,我预祝这部作品入选!无须讳言,如果给作者更充裕的时间,有可能发现更多有价值的史料,写进作品,人物形象会更丰满些。2010年6月7日,我的时年88岁的父亲吃晚饭后,一个人自言自语,念念有词,问他,说是在读诗。他经常苦恼自己的记性太差了,就是发生在前一天的事都不记得,“你看怪不怪,有时候亘古八十年的事都记得。”他记起了解放初期的一首硪歌,我的弟弟知道我在写《嗲嗲的现话》,拿笔记下来了:

 

安乡定为示范县,第一要务修堤垸。

又高又厚又坚牢,不怕渍水和洪涝。

富绅佃户出钱力,办事人员更积极。

 

    弟弟立即传给我,我当晚就发为博文,后来还收入我的著作《凯风棘心》。26日晚上我遇见在文联庭院散步的老作家彭其芳,说起27日召开徐泽鹏写吴铁铮的传记文学作品首发式的事情,彭老说他见过吴县长,是在一个地方视察。吴铁铮提出安乡要建示范县,有很多方面的要求,写成四言八句,还请人谱曲,到处传唱。彭老记得第一句就是“安乡要建示范县”,这样不经意地把我父亲背诵的硪歌联系起来了,我父亲记忆中的硪歌第一句应该是“安乡要建示范县”。吴铁铮的生活毕竟离我们不是太远,他的“风雨人生”在民间是有影响的!

   祝贺《一个黄埔军人的风雨人生》出版发行
《一个黄埔军人的风雨人生》首发式会场(2013年4月27日)


祝贺《一个黄埔军人的风雨人生》出版发行
吴铁铮的女儿吴启梅在首发式上怀念父亲
祝贺《一个黄埔军人的风雨人生》出版发行
市政协两位原副主席蒯定勋、张新民出席首发式


祝贺《一个黄埔军人的风雨人生》出版发行
《常德日报》著名陈继亮在会上发言
祝贺《一个黄埔军人的风雨人生》出版发行
徐泽鹏(右一)在首发式上
祝贺《一个黄埔军人的风雨人生》出版发行
诸扬荣、杨善智出席首发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