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公山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境内,桐柏山以东,大别山最西端,素有"青分豫楚、襟扼三江"之美誉,"佛光、云海、雾凇、雨淞、霞光、异国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被称为八大自然景观,山上有清末民初不同国别和风格的建筑群,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美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共租界。
鸡公山近代建筑群有罗马式、哥特式、美式、俄式、德式、瑞典式、中西合璧式等多民族、多国别的建筑群落,它们依山作势,交相辉映,似璀璨的明珠缀满山峦。登高四望,在万绿丛中、奇山险峰之间、秀水明池之畔,点缀着数以百计的中外别墅,象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缀满山峦。这些千姿百态、风格殊异的别墅,依山顺势,与清泉翠林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幅空间辽阔,绝妙无比的优美画景,宛如神话中的仙山琼阁。这些别墅因山就势,随地造型,石墙红瓦,点布林间,红绿相映,色彩鲜明与周围环境和谐,同苍山翠岭相融。或小巧玲珑,或雄伟壮观,或轻巧素雅,或浑厚庄重。
几百幢别墅,式样不同,姿态奇特,蕴含着新颖的多变美感并各具有较浓厚的民族风格,每个国家突出本民族的特点。据统计,从1898年1936年间,山上建有300多幢各式别墅,有尖顶突起的教堂式,有环形古雅的宫殿式,有玲珑剔透的小巧别墅,有高大豪华的欧美建筑。
在鼎盛时期内,鸡公山计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中国、比利时、荷兰、菲律宾、泰国、葡萄牙、朝鲜、瑞典、丹麦、挪威、芬兰、西班牙、希腊、奥地利、瑞士等23个国家的别墅洋房500栋。每年夏令来山歇暑的西人常达千人,最多为1935年夏2201人,一举成为繁华的山城,被公认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闻名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