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峪窑是宋代北方地区著名民间瓷窑之一。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南距焦作市区3公里。又称为修武窑、怀庆窑、河内窑、当阳峪窑系、当阳峪窑群等。
当阳峪窑遗址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1000米。现存宋崇宁四年(1105年)《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刻一通,是当年建窑神庙时所立。当阳峪窑所烧器物以剔花品种最富盛名,纹饰流利洒脱,又以黑白、褐白对比强烈的色彩独具一格,其艺术感染力远在磁州窑系瓷窑同类装饰之上;绞胎也属成功品种之一,用白褐两种色料绞在一起,
组成与羽毛相似的纹理,制作技巧高超。窑场未见文献记载。窑址面积很大。胎质有细洁的白胎、坚硬的灰胎、粗松的砂胎和缸瓦胎。釉色光润莹亮。装饰技法有刻花、半划半刻、填彩、三彩和绞胎等,其中以绞胎技法具有当阳峪窑的独特风格。刻划花最复杂的一种是用多种色釉的剔划法,先在胎上施黑釉,次加白釉,再在白釉上罩黄釉,最后上一层绿釉,然后用尖锐器件,刻划花纹,剔出所需要的多种色彩。图案以缠枝牡丹为最多。
当阳峪窑是磁州窑系中较优秀的民间瓷窑之一。在遗址内发现了崇宁四年的窑神庙碑。是确定窑址年代最重要的物证。
是中国宋代瓷窑中风格变化最多、造型与装饰品种最为丰富、做工特别精细的大规模窑场,是民间艺术之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