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心灵密码 |
半阙时光
读中华史读到了第23本,还有一本就结束了。
没有觉得时间怎么过,每日的坚持,它就到了尾声。
看来,积累的悄悄,是自然而然的叠加,只要是你不辍,总会给你一个原来看不到的结果。
大学学历史的我,再走进历史,别有了一番风味,对历史的深刻也有了对人生的深刻。
我和历史中人一样,繁华着当时的自己,消失于未来的未来,若不是有人用文字再去记起,那就是从来的不存在。
想象有点悲凉,可历史本身就是失去温度的虚幻,何必过度的把自己关注。
需要记住,现在脚下的土地曾经是那样的跌宕,老马识途的遥远与明朝的宁王,就是我刚刚走过的重叠;大辽王朝和我的祖先刀光剑影的血肉模糊,每一粒微尘,都是折射。
正如那句歌词,我走过了你走过的路,这算不算相逢。
应该算吧。
杨业的第四十二代孙,在我的血脉中有着浓重的历史烟尘的味道。
再读历史,其实是和自己生命的曾经相逢。
真好,我恰恰。
所有的历史都是中止。
我说的是“中”而不是“终”,是一段一段的结束和开始,就如词的上下阙,唱罢此句又来了彼句,可能对仗,也可能不对仗,永远的走在路上,可称之为“半”。
过去的是一阙,未来的又是一阙,往复,历史就是逝去的一半,现在就是了中间,我和我们也就成了“中间人”。
呵呵,如此,每个人都是了伟人。
觉得伟大,是因为正存在。
能在文字中看到过去,能在现实中融入当下,能在想象中成为历史。
哥伦的伟大,不再于发现新大陆,他的船队1820天的环球航行之珍贵,在于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地球是球。
虽然他本人没有能回到西班牙,死于航海中的一场当地族人的冲突。
但哥伦布就是历史,包括他给他逝去的地儿取的名字——菲律宾。
由此想到了昨天刚“回家”的“十三”,它是人为的“上天”,但昨天肯定就是了历史,是写在浩瀚星空中的无字大书,读着也会让你心潮澎湃。
世界上炮火连天的正在,也是会成为历史,它最终会成为什么样子,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它组成了历史。
若秦皇汉武,若成吉思汗,若康熙大帝……
烟云散去,“大帝”只是一个称号,对于他们本人,已经无关紧要。
说到此,我们都是了微尘,一阵风就会吹走,无有了踪迹。
一切的觉得,都是自己高抬了自己。
读史,把自己读的越来越小,小到了以后的以后根本就看不到自己。
读史,也把自己读的心惊肉跳,根本就不会想到能那样的惊心动魄;更不可理解弱肉强食的角逐与花样绝顶的计谋,比之于动物界不止残忍了几万倍。
读史,也让你知道,人性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但人心绝对的会有。
……
有点杞人忧天,还有点自不量力了。
一个草民,管好自己的肚腹得了,何必若若。
呵呵,无事乱弹琴,属于聊精神之饥罢了!
有点笑话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