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
读中华史读到了第十五本。
历史本身有些惊心动魄,好似与现实相似的轮回,只是有人心在局中,有人心不在局中罢了。
虚无吗!
可能的可能都发生过,那就是了真实,真实的让你不敢想象,尤其是讲“武周“的这本。
政治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政治。
远离政治,谁也做不到。
魏晋名士那么清高淡雅,不是长啸就是打铁,还有的隐藏不仕,最后也没有几个逃出政治,被贬和被杀成了归宿。那个陶渊明是了例外,心理的桃花源和南山下晨兴理荒秽,无可奈何的奈何。
人呀,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尤其是心理的存在。
武则天是女人,由才人到昭仪,再到皇后、天后继而成了皇帝,因为了她的政治属性,不由得不如此了。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写下的文字,得符合政治,否则就得被毙掉。
不是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那得符合政治,因为了人的时代和社会属性。
那个骨子里都长着傲气的树人文人生在现代,也只能变得越来越温柔,不会出来那“痛打落水狗”一样彻底的淋淋尽致。
小心翼翼,是历史的告诫,更是现实的警示。
即使在心理上,也的遵守规矩。
佛陀卧于恒河畔,不进食不沐浴,想通过肉体痛苦悟道。
终无果。
最后般若:
肉体修行仍将受困于肉体,执于一念,也受困于一念。
历史若此,政治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