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而不堕
仍是四点多醒来。
打开窗帘,看不见的天地,拿起笔,触摸新的一日。
心是有光色的。
这是性格所然的习惯,也是习惯使然的性格。
养成了就成了本,显现出来的可能是固执,可能是不合时宜,更可能是不会偷懒,还可能是坚定的把自己扔进自己的圈子不问了所以。
如此的重复,竟是兴趣盎然。
长足,看(听)书,亲近文字,享受家中烟火,偶尔翻翻旧照片。
一天就没了,一周也很快过去,一个月说见不见了。
真的很快。
白驹过隙,原来没觉得它是这样的形象,真的佩服起古人了,这词造的贴乎人心和现实,不说一晃,说的是白马嗖的一下从缝隙穿过,你看清楚了吗?
哦,自己属马,是那白马了。
看不到那马是怎样“嗖“的一下不见了,但自己感觉到了。
以自我来度时间,我成了时间的佛。
在于不在,都在了自己。
苏东坡有:
“凡焚香、试茶、洗砚、鼓琴、校书、候月、听雨、浇花、高卧、勘方、经行、负暄、钓鱼、对画、漱泉、支杖、礼佛、尝酒、晏坐、翻经、看山、临帖、刻竹、喂鹤,右皆一人独享之乐。”
独乐乐与时间乐,东坡是赋闲的,可自己没有闲下来,他的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闲”出来的。
高雅于俗,在于了微笑和持恒,在于了有趣和投入。
他是忘我的。
忘我,其实就是最大的独乐。
花草风物,是无意的。
就连有些人事,也是或有或无的。
世间之存在,包括说话,百分之九十九,不用去过度关注。
看花看草看风看雨看天地,觉得它们都有感情,这只是自己的感受,属于闲,属于了逸致,属于了心。
就连读书,也有一句话叫“百无一用”。
看来,闲人的事,也不是简单的,你的快乐,就不要太复杂,自己想干嘛应该干嘛就干嘛。
反正都是“无用的”。
平常心做平常事。
修行不是惊天动地的轰轰烈烈,它就是个平常,你的足,你的目,你的耳,更重要的是你的心。
该出去长足了。
出出汗,通身的汗毛孔都会张开的。
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