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这本书,不是第一线的社会学论著。第一线的社会学论著,就是教材里指出的一些著作名称、一些社会学家的名字,因此作为一个概论,在这里仅仅是一个“指南针、指南地图”的作用。但是,我想,这本教材的涵盖面涵盖范围,一定是很全面的,也就是说社会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和方面,那些专著涉及的一些命题、论题、议题、新的研究方向,都全部包容进来了,因此可以说是一部"社会学的百科全书“,一个社会学研究的总目录、总清单,在这本教材里应该是开设齐备了。同时,每个清单下,国内外研究的基本结论和涉及的深度,也还是做了全面仔细的说明的。这些结论,为我国学者所认可、所研究,所本土化,也有一些国内外实际社会情形的对比。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区别,在政治学意义上,在这里不再涉及。因此,从社会学意义上,在忽视意识形态后,就社会现实的基本实体层面,社会建设的现实情形,这里是毫不回避的,多数是过滤之后,无论是中西各国,都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中国社会与美国社会还是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共性的。这个共同点产生于一个概念——马克思的概念——关于社会的概念——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在西方适用,在中国也照样适用。有了这个基础,才可以打开门扉,看看国外是如何开展社会研究的,再看看我们又是根据什么需要来研究社会的。
研究社会的需要,应该说由来已久。这是人生存的本能需要。孔子是,马克思是,毛主席是,都是关注社会出发的。关注社会也就是关注世界,关注人间百态。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可以朴素的与我们所说的关系学对应上,搞好关系——从正面理解——公平和谐——这就是社会建设的目标。
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也不完全由人们主观控制。
应该是客观规律作用主观,主观再利用和改变客观规律的双向促进的过程。这本教材的价值就在于,研究、探索、分析、阐释社会发展客观意义上的规律,或者人们都这些现实与规律的认识。全书描述的内容——都是客观存在与客观规律的统一体——对于我们来说——这些都是哲学意义的客观存在——一种历史的过程的描绘和与时俱进的记录——社会这条大河是如何汇聚、流淌以及流向何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