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之争,其实是一个悖论。大家的路,都是一条总的路,这就是“活路”,不是“死路”。
所谓有争论,就是大路之中,必然有各自喜欢的小路。在一起走的时候,小路的选择就因爱好不同,被产生了——听谁的呢?
听自己的还是听领导的? 这就有了选择了!
假如听领导的、听别人的,代价就是交换,等价的。我放弃我的选择权,但是你得给我收益。我占领你的目的,不是占领,而是收益。只要你给我收益,我也就没有占领的必要,我也就放弃我的选择,和你走在一起,听你的。要么,我干我自己的,走自己的路。
道路的选择是多么重要。当我们面临道路选择的时候,最好的参考就是历史的经验教训。历史总是重复的,一代新人换旧人。等到一个人把人生与社会弄明白了,也就快要结束生命了。新人又是啥也不懂,从头启蒙。因此说,对于社会与人性的认识,任何历史周期都是差不多的。今人就是古人,古人也是今人。
之所以选择了正确的道路,料定什么路线是对的,什么路线是错的,凭借的是他读的书多、对于历史了如执掌,或者说了解各种兵书。兵书主要是讲智谋,而不是硬打硬拼。历史上战争很多,古人想尽了各种办法,这些办法多了就有规律,了解这些规律,就是一个专业——打仗。知道战争面前,要准备什么,要关注什么?哪些是主要矛盾,战争的各个因素,就如同今天的人财物经营。商场与战场,也是战争。市场竞争,就是用产品去征伐市场,去占领市场,去俘获顾客,各种价格战营销战,目的还是一个——与竞争对手打仗,干掉对手,自己去占领。只是,如今的占领是一个利益时空和机会。但一样,占领的目的也是利益。有收益就干,没有收益就不干。
如今当员工、当企业家、当营销家,本质就是一个士兵、一个战争指挥官。既然如此,就是在战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因而战斗精神就不可缺乏。一般意义来说,发财做大的企业家,都是会直接打仗、也会指挥打仗的人,既可以当拿枪的士兵,也可以当指挥士兵给士兵带来好出路的将军。这样的将军,不吃败仗,才有人跟随。
跟随是一种忠诚,也是一种放弃个人珍贵选择权的交易。如果我跟你,一头也得不到,谁会跟你。你给予我的回报,就应该是打胜仗后,我获得的物质的精神的收益。你比我强大,我才跟随你,因为放弃我的选择,我有可能得到收益。
总之,道路的选择能力取决于对于历史的了解,取决于对于世界的了解。
有历史思维,就要多读书;有开放思维,就要多走路。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只有他做到了,所以世人都景仰于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