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子坪组建红74师
(2022-04-12 07:40:51)碾子坪组建红74师
1935年7月中旬,红25军主力北上后,鄂豫陕边区根据地形势十分严重。敌西安绥靖主任杨虎城发布命令,除用一部分兵力追击红25军外,集中20多个团的兵力约二万几千人,实行“划区清剿”、“各个击破”,妄图歼灭我鄂陕边游击武装,摧毀我革命根据地,把共产党和红军斩尽杀绝。当时;我们在鄂陕边有三个县的边区。其中镇安、山阳县边界的袁家沟口是我们根据地的中心,敌人称那里是“红军窝子”,要“挖土三尺”。区苏维埃主席程家盛和五六个成员及一些游击队员都遭杀害。赤卫队长一家数口都被敌抓去,两个小孩也丢进水潭淹死,其余均被杀害。周围老百姓房屋大部被烧,财产抢劫一空。
鄂豫陕省委率红25军北上途中,分别给留在陕南坚持斗争的特委和各游击部队发出指示信。“立即集中八连及六略游击部队战斗营,成为一个有战斗力的游击主力”。特委和游击部队一直没收到,后来得知信落入敌人之手。当时,留在陕南没走的游击武装有特务营、山阳西区大队,3、5。6、7、9路游击师,八连和三个游击大队。名称不少,但力量单薄,战斗力有限。敌人知红军主力北上后,拼命向我们扑来。而我们未接到上级指示,情况不明,在敌人重兵围剿下,有的被打散,有的叛变,部队损失很大。
在紧急情况下,陕南特委决定,迅速查明主力动向,立即集中部队,保存有生力量,待机消灭敌人。9月,游击司令部行至大小米粮川以西两河口时,从截获敌《京西日报》中获悉:我军主力己到甘肃两当、泾川,并向北运动,吴焕先政委在战斗中牺牲。特委再次决定,尽快集中各路游击师,跳出敌人包围圈,并立即向东找豫陕特委,商量今后行动方针计划。当游击司令部由西向东到店垭子、二天门时,找到六路游击师,又向北到红岩寺找三路游击师,他们已向西,未能汇合,再向东到袁家沟口找到西区游击大队约40余人,然后继续向东。
于10月19日在山阳、郧西交界的碾子坪,两特委和部队在此汇合,两特委合并为陕南特委,部队合编为红74师。郑位三任特委书记,陈先瑞任师长,李隆贵任政委,方升普任参谋长,曾焜任政治部主任。部队组成一、二两个营,一营营长张海波、政委袁崇安,二营营长萧大喜,政委刘健挺,还有手枪团、特务连、警卫排等,共约700余人。会议还决定。继续汇合三、五、七路游击师,收集失散人员,同敌人兜大圈子,摆脱包围,离开老区,到镇安、柞水、佛坪,宁陕一带,开辟新的根据地,避开强敌,不打硬仗。集中打击分散、弱小、孤立的反动团队,补充弹药,普遍宣传发动群众,扩大红军队伍,坚决把“八一”军旗扛到底。之后,红74师打破敌人的三次围剿,转战鄂豫陕三省交界24个县,大小战斗100余次,消灭敌军4000多人,于1937年8月奉命开往三原县改编入115师留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