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红色故乡
红色故乡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148
  • 关注人气:1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变更、签证、索赔三个概念中有一块是三重叠

(2019-07-15 20:23:02)

 

      一、变更、签证、索赔三个概念中有一块是三重叠

            变更、签证、索赔三个概念是不同的,但是有个例子,可以把三个概念粘在一起。

            例子:2014真题,变更增加特种混凝土。(1)要确定特种混凝土的综合单价;(2)题干说因为变更导致停工2个月,有人员机械窝工。需要办理人员机械损失签证。(3)以签证为依据,需要办理索赔费用与工期。——这个例子,就同时把三个概念吃进去了。

 

     二、 价款、价格、调整、索赔这一块,教材有时是概念循环、内涵外延不统一、互相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表白清楚,不管它,起码这几点是真实意思:

 

        以经济为例:

        1.253页   15种情形要调整合同价款。

            (1)法规  (2)变更  (3)特征不符  (4)缺项  (5)量差  (6)计日工 (7)物价 (8)暂估价

             (9)不可抗力  (10) 赶工  (11)误期   (12)索赔  (13) 签证  (14)暂定金额  (15)其它

              特别指出:(1)这15种表面看起来是并列、平行,互不关系,实际不是如此,其中有的是互相涵盖交叉的;(2)变更 、  特征、 缺项、量差 这4个,其中”特征、 缺项、量差“都是变更的特殊形式,按照变更处理或者本来就是由于变更引起。特征不符、缺项可以理解为”量没有变,但是项目变”;量差可以理解为“项目没变量变”,而新增的变更是“双变”——项目和量都相对于原清单变化。(3) 签证是索赔、变更的依据,变更引起停工时附加索赔行为,不引起停工就不附加索赔行为。(4)计日工、不可抗力、物价、赶工、误期,这些是互为独立的概念,好处理;(5)暂估价、暂定金额是调整价款的方式与准备,不是调整价款的来源与起因。

 

        2、 管理与实务、经济,在索赔的原则、计算上,是一直的,有的笼统,有的细致,原理和方法是互相借用、引用的,互为依据的,这一点做得不错,没有各搞一套,考试的时候,不知道到底用何处为好。

 

       3、费用引起变化的因素,由于建筑施工涉及的面非常广,因素非常多,程度也不同,所以归类写这部分的确不好写,要写得逻辑上一点瑕疵也没有,需要反复转抄很多说明很细,即使如此,也难得说清楚明白。经济、财务、法律,其难点、深奥就在这里,让概念的内涵外延非常清晰,表达非常具体全面完整,不留有任何矛盾,的确要用很多文字,很多逻辑层次,就像法院的判决往往需要很长很长的文字。清单规范的文字、合同文本的文字,就体现了这个特点:精微精细精妙精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防汛8个到位
后一篇:四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