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同样的温度,湿度大的地方比干旱的地方让人更觉得冷?

(2018-12-09 08:46:03)

 

 

气温比较高的时候,人体需要散热。人体散热依靠的主要是出汗,汗水挥发会带走热量。在湿度大的地方,水分的挥发速度受到影响,于是散热速度变慢,这样人体就会觉得更热。所以在气温高的时候,湿度大的地方会比干燥的地方觉得热。可以使用这个方法来预报人的感觉温度,这个方法叫做heat index,或者叫humiture,197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些地方的气象预报里面有这个指数。

比如27摄氏度的气温,40%湿度的热指数是27摄氏度,100%湿度的热指数就达到32度。而当气温升高到37摄氏度,40%湿度的热指数是41度,70%湿度的热指数就达到58度。

不过这个指数并没有考虑当天的其他天气指标,比如日照,风速,降雨等等,现在有公司专门开发了考虑这些因素的推算公式来计算感觉温度。

天凉的时候,也有指数用来描述感受温度,最简单的叫做wind-chill指数,这个关心的是风速。人感觉到冷实际上感觉到的是皮肤表面散热的速度,而皮肤表面散热的速度取决于皮肤表面与皮肤表面附近的空气的温差,风速越大,皮肤表面外的那层温暖空气被冷空气置换的速度就越快,人也就会觉得更冷。这个指数是二战的时候开发出来的,用于极地气温范围内,也在1970年代以后被一些国家的气象部门用于预报上,但是似乎各个国家缺乏统一标准。

很显然这个wind-chill指数缺乏湿度的影响。弥补这个缺陷的是澳大利亚人开发的公式,公式是

AT = Ta + 0.33e - 0.70ws - 4.00

这里面Ta是干球温度,e是水分压(hPa),ws是风速(m/s)。这个公式里,空气湿度大,感觉温度也是会增加的。这个温度使用范围还是相对广的。此外也有商业公司开发了综合了更多因素的感觉温度计算公式。

但是,天凉的时候的确觉得湿度大的时候要更冷!这个感觉是没错的,那么就需要找其他的机理来解释。

一个说法是这样的,天凉的时候,人感觉到的温度实际上是衣服以及被衣服隔离的皮肤表面那些空气的温度。水的比热很大,体温用来加热潮湿的空气要比加热干燥的空气消耗更多的热量,要是衣服也含水,那么加热起来更费劲,人就会感觉更凉。极端情况就是被大雨浇个透心凉时候的感觉了,当人体烘干机一点都不舒服。所以在湿度大的地方,显然衣服容易吸更多的水,衣服里面隔离的那些靠近皮肤的空气湿度也更大,就会让人感觉更凉。天凉的时候因为干了些啥出了一场大汗也会感觉很凉也是类似道理。不过没找到这方面的定性研究。这个模型显然与穿衣方式以及衣服材料有关系,建立起来可能也不这么容易。

另外,湿冷气候一般伴随着多云阴天之类的,而干冷一般伴随着大太阳。有没有太阳的辐射,人对温度的感觉也是很不同的,这个因素反而好定量分析一些,所以能在一些感觉温度的模型里面看到。



主要分析的热天的情况,湿度大会减缓汗水蒸发的速度,所以散热更慢,感觉更热。

冷天几乎没有汗水蒸发,所以这一因素影响很小。

@橡树村 提到

人感觉到冷实际上感觉到的是皮肤表面散热的速度,而皮肤表面散热的速度取决于皮肤表面与皮肤表面附近的空气的温差,风速越大,皮肤表面外的那层温暖空气被冷空气置换的速度就越快,人也就会觉得更冷。

而同样的风速下,由于水的比热远高于空气,所以空气湿度越大,人体散发同样的热量引起皮肤表面外的那层空气温度升高的幅度越小,所以皮肤表面与附近空气的温差会比空气湿度较小的时候要大,故感觉更冷。

总结一下,气温较高,人体散热主要靠出汗,那么湿度大会感觉更热;气温较低,人体散热主要靠热传导,那么湿度大会感觉更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