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的本质不是赚钱,而是互通有无,交换价值。
所以,交换有必要,生意也有必要存在。
生意人的社会价值,在于对于资源的流动与最佳匹配。“稀缺、紧张”是一种自然现象和自然问题,交换就是解决“稀缺、紧张”问题,生意就是解决“稀缺、紧张”问题,这就是生意存在的正义性。所以,骂奸商的人大有人在,奸商大有人在,但是自古以来,生意这个行当是世代相传的,是因为社会有这个需求,是一种正义。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也不是低人一等的事情。问题在于,为什么有的人做生意发财了,怎么发的,可以发财吗?
做生意是可以发财的。生意是正义,生意发财就是正义之财,不是不义之财。
只要是对等的价值交换,不是欺骗,就是正义之财。
那么。利润哪里来?依然价值要等值,用1元的价值交换1元的价值,那有什么利润来源? 且2方都有利润来源,利润从何而来?
答:利润在交换之后的社会资源匹配度升高带来的社会利润的变现而来。由于交换的存在,资源匹配的合适程度提高,同样的劳动,可以生产更多的物质财富。比如农民,在可以购买农药的条件下,同样的劳动,可以比没有购买农药生产的粮食多得多。由于农药的交换,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这个效率形成利润,这个利润就表现在出卖农药的人和购买农药的人身上,他们都有钱赚。购买农药的成本1元,卖出去2元,这1元的来源本质在于农药使得农业生产收入提高了2元,其中1元给卖农药的,1元给了卖农药的。没有农药,生产收入提不高,这是问题的核心;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是交换-生意-生意利润来源的核心。
所以,交换的等值,交换的成本在于,一是农药的购买成本,资金成本;二是增产的机会,机会成本。生意人的价格,不是购置成本价,重要的在于机会成本价,它可以给予对方多少增加收益的机会。1元购买的农药,如果你可以给别人带来增加10元的机会,你就可以卖到11元,这实际上依然是等价交换。如果你卖15元,就是骗人。10元是正义之财;15元中的5元就是不义之财。所以,生意是赚钱的,赚钱时正义的。而且,赚钱的重要因素,不是购置成本,而是机会成本。
一个地方农药越是稀缺,你的农药对于增收的机会贡献就越大;一个地方农药充足,你的农药对于增收的机会贡献就小。发现和寻找缺农药的地方,这个行为,就是“投机”,“投机”,就是“投入机会成本”,发现地方越准确,投入的“机会成本”就越大,交换时,回报的价值就越大。所以,经商第一要本钱,第二要发现机会——“稀缺与紧张“存在的时间与空间。商人的杰出伟大,在于眼睛,在于眼力见。
往自己的商品里追加”更大的机会成本“,就是获取正义的越来越多的利润的来源。这是正义之财,你的贡献对社会太大了,你应该得的,并且社会成员也享受了你的贡献引起的财富增加。社会成员绝对不会说你不正义。你的交换,救活了10人,我的交换,只救活了1个人,你当然要比我的社会贡献大,社会反馈的价值自然比我大。区别在于,你到了1个人有10个病人的地方;而我到了只有1个病人的地方。同样是一样水平的医生,你到了缺医生的广东,我留在医生不缺的老家。我们的水平一样高,劳动差不多,但是你的劳动附加了10个贡献社会的机会。
所以,生意的关键是选点,选服务对象,选择”稀缺和紧张“的机会。
一句老话,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才能放大你的价值和作为。商人最区别于别人的就是满世界跑,寻找别人看不见的商机——马云,几乎天天在飞机上,跑遍了世界各个国家,对于未来若干年,人们的”稀缺与紧张“了如指掌,所以,他赚了钱,同时也让社会财富增长直线加快。
无商不富,一是指个人,不会经商,不会寻找机会(正义),不富裕;二是指地域,商业不发达,物资不流通,资源匹配恰当程度低,生产效率也一定低下,同样的体力劳动生产不了与别人一样的粮食(因为没有农药提供的免受灾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