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农业补贴花样:贷款差额补贴

(2013-06-14 14:51:23)
标签:

农产品价格

利润

补贴

财经

分类: 农业经济运行

美国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形式繁多,花样各异,概括起来主要有贷款差额补贴、固定直接补贴、反周期补贴和灾害保险补贴等。

贷款差额补贴可以说是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基石,具体的实施办法是政府预定某种农作物的销售价格(实际上是最低保护价),农民在播种季节前,可用未来的农作物产量作为抵押品,并根据按最低保护价计算出的金额向政府申领贷款。农作物收获后,当市场价格高于最低保护价时,农民可按市场价格销售农产品,偿还所借贷款,多出部分就是利润,归农民自己所有;当市场价格低于最低保护价时,农民按市价出售农产品后,在偿还政府贷款时,就可以从中扣除实际出售收入与保护价之间的差额,不需要全额偿还所借贷款。市场价格与最低保护价之间的差额就是政府向农民提供的直接补贴。

固定直接补贴是一种不与农产品产量和价格挂钩的固定补贴。对愿意参与该计划的农民,政府预先确定作物的面积和产量基础,并对每种补贴农产品规定一个固定的直接补贴率,以此计算向农民提供的直接补贴额

反周期补贴是政府向农民提供补贴的又一种形式。通俗地说就是,当农产品价格下跌时,政府增加对农民的补贴,农产品价格上升时就减少补贴。

今年的新法案的产品补贴在实质上,也是由上述三个部分构成的,只是在叫法上有些不同。第一项称为“营销援助贷款和贷款差价支付” (Marketing assistance loan and loan deficiency payment)。这是延续原来的做法。相当于支持性收购。新法案中对各种产品规定了新的贷款率(loan rate),这是每一单位(一般是蒲式耳)农产品做抵押可以从国家获得的贷款额。这就是“营销贷款援助”政策。由于在历史上,常常发生市场价格长期低于贷款率的情况,农民要钱不要产品,导致国家(具体执行机构是商品信贷公司)的大量库存。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又采取了变相措施:当市场价格低于贷款率的时候,农民不必将粮食抵押给国家,而是继续拿到市场上去出售;对于市场价格低于贷款率的部分,国家予以补贴。这样做,市场价格仍然由供求关系决定;国家没有库存,减少损失;而农民的收入也保持在贷款率水平上没有减少。这就是所谓的“贷款差价支付”。在实际操作上,市场价格的确定因地、因时、因质量而不同,是由美国农业部确定的,主要的根据是市场供求情况,相当于代表性市场价格,但是在称呼上不是市场价格,而叫“贷款偿还率”(Loan repayment rate)。从以上可以看出,“营销援助贷款和贷款差价支付”与当年的生产产品类型、数量和市场价格直接相关,因此属于黄箱政策范畴。新法案与1996年法案的主要区别是:提高了除大豆之外的大部分产品的贷款率,并新增加了一些产品,包括花生、羊毛、马海毛、蜂蜜、各种干豆类等。在实施“反周期支付”措施的条件下,“贷款差价支付”的作用有点象叠屋架床。其实,只要确保反周期支付的预算,完全可以不需要贷款差价补贴这一措施。

新法案调整了反周期补贴方法。单位产品的反周期支付由两个价格之差决定的:一是目标价格,新法案中对各种产品的目标价格水平做出了明确规定;在理论上,这个价格被认为是较为理想合理的价格。二是“有效价格”(Effective price)。新法案中对有效价格的界定是:当市场价格高于贷款率时,有效价格等于全国平均市场价格与直接支付之和;当市场价格低于贷款率时,有效价格等于贷款率与直接支付之和(实际上即为市场价格、营销差价支付与直接支付之和)。全国平均市场价格与直接支付之和(即有效价格)等于或大于目标价格的情况时,不进行反周期支付,因为这时农民的收益已经达到或超过了目标价格。反周期支付的存在,在理论上使得农民的实际所得之和为目标价格,只不过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收入的组成部分有所不同。一个农民可以获得的总反周期支付等于单位产品反周期支付额与支付面积和支付单产之乘积。其中的支付面积与支付单产的确定与直接支付相同,是根据基期情况确定的,而单位产品支付额则与当年的市场价格情况直接相关。这种很特殊的机制,是由反周期支付的渊源所决定的。反周期支付是由1998年到2001年实行的“市场损失援助” (Market loss assistance)政策演变而来的。市场损失援助政策本身是由于实际市场价格发展情况与美国决策者原来的预期不相符合而产生的。1996年美国农业法案出台时,时逢世界农产品价格高涨,人们普遍预期未来靠市场价格的发展,就可以取消政府的补贴。但是实际情况与这种预期完全相反,世界农产品市场价格连续大跌。为了弥补农民的损失,美国政府自1998年开始,每年通过决议,对农民进行额外的补贴,这就是“市场损失补贴”。在补贴方法上,与原有的“直接支付”相同,并捆绑在一起发放。这实际上相当于提高了直接支付的强度,大体上相当于提高了一倍,每年增加50亿美元左右。由于这种附加的补贴是一年一定,并且属于不挂钩的绿箱补贴,因此,并没有引起各国舆论的特别关注。而在新法案中,将这项补贴纳入到具有长期效力的农业法案中,并且将补贴直接与当年的价格相挂钩,带上了明显的黄箱政策特点,从而就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