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亲后记
(2012-03-18 09:59:19)
标签:
杂谈农民 |
分类: 言情说感 |
这次百乡万户调研,正式的任务是接地气、察民情,其实,更像一次思想、感情、业务领域的进修。
下去之前的小组热身会议上,我和调查组的同志们达成共识:自2月7日起,全组同志每人每天一篇日记,把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悟用日记体记录下来。日记不论字多字少,不论语句是否精彩,只要把当日的现场有所描述即可,只要把当日的情感用自己的语言书写下来就行。同志们都做到了。
手记的作用主要是分享。2009年我曾被派遣赴美国学习交流新闻发言人业务,期间自己近5万字的现场笔记被部内同事、相关部委同行和主要媒体同志分享,听说还归入国新办相关业务档案。因为现场感比较强,假以时日之后再看也如同亲临。这次下乡的日记,我取名为《探亲手记》,当日写完之后就贴在我的博客上,有数万人阅读,数百人参与评论。因为每天写完几近午夜,也不再校对润色,不少关注我的网友纠正了包括错别字在内的差错。30篇日记中有8篇被新浪网推荐到新闻中心,其中《终身受益的30天》有3万多人点击阅读。从网友评论中看,挑剔的网民对我部的入户调研几乎完全持肯定态度。
这两天在写总结报告。但总觉得日记对未来的影响不会小于总结。农民的诉求在日记中发出呻吟,提示我不忘承诺。
后一篇:儒家挨骂:张仪怒骂孟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