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农村工作杂谈 |
分类: 言情说感 |
3月7日,星期三。探亲結束。今天我和伙伴们结束了在陕西农村为期30天的"百乡万户调查"活动回到北京。探,结束了。亲,刚刚开始。
去农村很平常,多少人因为去过住过生活过,至今不敢面对农村贫穷和简单。不说下地干农活,单就下厨点火烧饭、不能淋浴洗澡、旱厕所入厕习惯这三样,城里生长的孩子实难适应。但刚刚经历的30天,却让我仰视了改变这种贫穷和简单的农村发展实践多么艰辛、伟大与状阔。
"你一个农民",这句话是常被一些城里人用来相互贬损对方不聪明的半玩笑话。农民们则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不聪明,种粮产果自己丰衣足食,还要城里人吃饱吃好吃便宜。农民们只是希望哪些在城市里挣饭吃的乡里人,别忘记村里的路要修、地里的渠要建、化肥不要太贵、农药不要掺假、种子要按时发牙....刚刚经历的30天,农民兄弟们平淡安静的眼神脸庞,像高像素的影像记忆在无限的存储嚣里,随时闪现,不退色。
农业似乎谁都懂。看看报纸上电视里侃侃而谈的,看看网络博客微博上义愤填膺的三农说帖。关心农业的人多不是坏事。其实农民就想种地养家糊口,不养家只要糊口也能凑合种。地上收的多一些全家在地上讨生活,地上收入少的老人们妇女们打理,年轻点的到城里挣点贴䃼。农民干农业没有哪些个玄妙的理论。倒是政府关于粮食安全的关注和农民关于养家糊口的关注,在种粮食的耕地上得不到统一。刚刚过去的30天告诉我,只要听农民的、把农民当成老师,不论懂不慬农业都会搞点农业,否则就是外行。
农村基层的领导同志们很可爱。一些人愿意将当下农村的不和谐怪罪于乡镇基层干部。其实不然,我接触了一大批村支书、农技站长、财政所长、乡镇书记镇长、县农业局长,他们了解家家户户的情况、熟悉农业的方方面面、掌握上面的政策最具体。我访问的农户没有不认识他们的,说明他们进村入户是常事。洛川一农户给我幽默一回,指着镇农技站长说,"他们经常来,还'强迫'他家挖树"。他是在表扬农技人员推广希植技术很认真,他也从中受益了。刚刚过去的30天,我们也只是30天走村入户,基层同志就夸奖我们,表扬我们。我心里想,比起他们对农情的了解、比比他们工作条件的艰苦,我们来的太少了。我要以他们为师。我的伙伴们提议,一次入户,终身联系!
可爱的同志和伙伴。同行的六位组成我们的团队,北京去4位,西安的2位。离家1个月、离开幼小孩子、离开亲爱的妻子丈夫,离开习惯了的生活环境。苦,自然有,但我的伙伴们没说半个字。今日登上返京的航班后,小陈高兴的叫"终于回家了"。亲人离别是苦,但伙伴们的刻苦还在工作中。跑农户、下农田、做访问、讲政策、听意见、做笔记、写日记、编简报、想问题....每日午夜后才是自己的时间。30个日夜很苦很累但没有泪,有的却是沉甸甸的收获。
一次入户,终身联系。这两天组里小钟收到调研走访的原公镇郑家坡村农民王庆才的彩信,内容为:"我是陕西城固的一位普通农民,前些日子在家有幸接受了农业部赴陕调查组的来访。你们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平易近人的工作态度;朴实亲切语言沟通方式,在我们当地所有接触过调查组的人心中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记忆。现在村里人还经常谈论,殷切希望你们能把我们当地农民的心声带回中央,能给我们今后的生产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热切企望农业部能多开展这样的活动,欢迎你们再来我们这里。昨天晚上我在中央七套电视上看到了赴陕调查组在洛川工作的报道节目,虽然没有看关于城固的报道有些失望,但心情依然很激动,忍不住发条短信。在这里我代表这儿所有的村民祝你们工作顺利!"小钟也希望他们反映的水费等问题能够早点解决。
我的系列博文<探亲手记>也得到了网友的热情关注。网友本本煮艺说:连着看了这么多情感真挚的文章,像是饮了醇美的果酒,心里暖洋洋乐滋滋的。网友喜儿选菜评论说:探亲手记每期必看,在这里可以感受到纯朴的乡情,一片充满生机的田野,一颗对农业农村农民挚爱的心。网友長江之水说,一个月光阴荏苒,探亲手记,每期必读,深受感染,还没看够,还不解渴!果乡看果,于应酬、组织、领导等职能之外,能如此扎根果乡肥沃土壤汲取营养,每每深夜必总结并喷薄于博客;果乡谈果,位至此仍能虚怀若谷,面向基层,问策群众,对“三农”的激情如出庐处子,对苹果产业发展的理性思考入木三分;果乡品果,品出了丰富营养,品出了浓浓深情,品出了我们对农业发展的信心和力量!果乡会更美,苹果会更红,三农会更好!
30天很平常,在生活中有那么多30天。但因为有刚刚经历的30天,才知道曾把多少个30天虚度。
去农村很平常,多少人因为去过住过生活过,至今不敢面对农村贫穷和简单。不说下地干农活,单就下厨点火烧饭、不能淋浴洗澡、旱厕所入厕习惯这三样,城里生长的孩子实难适应。但刚刚经历的30天,却让我仰视了改变这种贫穷和简单的农村发展实践多么艰辛、伟大与状阔。
"你一个农民",这句话是常被一些城里人用来相互贬损对方不聪明的半玩笑话。农民们则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不聪明,种粮产果自己丰衣足食,还要城里人吃饱吃好吃便宜。农民们只是希望哪些在城市里挣饭吃的乡里人,别忘记村里的路要修、地里的渠要建、化肥不要太贵、农药不要掺假、种子要按时发牙....刚刚经历的30天,农民兄弟们平淡安静的眼神脸庞,像高像素的影像记忆在无限的存储嚣里,随时闪现,不退色。
农业似乎谁都懂。看看报纸上电视里侃侃而谈的,看看网络博客微博上义愤填膺的三农说帖。关心农业的人多不是坏事。其实农民就想种地养家糊口,不养家只要糊口也能凑合种。地上收的多一些全家在地上讨生活,地上收入少的老人们妇女们打理,年轻点的到城里挣点贴䃼。农民干农业没有哪些个玄妙的理论。倒是政府关于粮食安全的关注和农民关于养家糊口的关注,在种粮食的耕地上得不到统一。刚刚过去的30天告诉我,只要听农民的、把农民当成老师,不论懂不慬农业都会搞点农业,否则就是外行。
农村基层的领导同志们很可爱。一些人愿意将当下农村的不和谐怪罪于乡镇基层干部。其实不然,我接触了一大批村支书、农技站长、财政所长、乡镇书记镇长、县农业局长,他们了解家家户户的情况、熟悉农业的方方面面、掌握上面的政策最具体。我访问的农户没有不认识他们的,说明他们进村入户是常事。洛川一农户给我幽默一回,指着镇农技站长说,"他们经常来,还'强迫'他家挖树"。他是在表扬农技人员推广希植技术很认真,他也从中受益了。刚刚过去的30天,我们也只是30天走村入户,基层同志就夸奖我们,表扬我们。我心里想,比起他们对农情的了解、比比他们工作条件的艰苦,我们来的太少了。我要以他们为师。我的伙伴们提议,一次入户,终身联系!
可爱的同志和伙伴。同行的六位组成我们的团队,北京去4位,西安的2位。离家1个月、离开幼小孩子、离开亲爱的妻子丈夫,离开习惯了的生活环境。苦,自然有,但我的伙伴们没说半个字。今日登上返京的航班后,小陈高兴的叫"终于回家了"。亲人离别是苦,但伙伴们的刻苦还在工作中。跑农户、下农田、做访问、讲政策、听意见、做笔记、写日记、编简报、想问题....每日午夜后才是自己的时间。30个日夜很苦很累但没有泪,有的却是沉甸甸的收获。
一次入户,终身联系。这两天组里小钟收到调研走访的原公镇郑家坡村农民王庆才的彩信,内容为:"我是陕西城固的一位普通农民,前些日子在家有幸接受了农业部赴陕调查组的来访。你们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平易近人的工作态度;朴实亲切语言沟通方式,在我们当地所有接触过调查组的人心中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记忆。现在村里人还经常谈论,殷切希望你们能把我们当地农民的心声带回中央,能给我们今后的生产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热切企望农业部能多开展这样的活动,欢迎你们再来我们这里。昨天晚上我在中央七套电视上看到了赴陕调查组在洛川工作的报道节目,虽然没有看关于城固的报道有些失望,但心情依然很激动,忍不住发条短信。在这里我代表这儿所有的村民祝你们工作顺利!"小钟也希望他们反映的水费等问题能够早点解决。
我的系列博文<探亲手记>也得到了网友的热情关注。网友本本煮艺说:连着看了这么多情感真挚的文章,像是饮了醇美的果酒,心里暖洋洋乐滋滋的。网友喜儿选菜评论说:探亲手记每期必看,在这里可以感受到纯朴的乡情,一片充满生机的田野,一颗对农业农村农民挚爱的心。网友長江之水说,一个月光阴荏苒,探亲手记,每期必读,深受感染,还没看够,还不解渴!果乡看果,于应酬、组织、领导等职能之外,能如此扎根果乡肥沃土壤汲取营养,每每深夜必总结并喷薄于博客;果乡谈果,位至此仍能虚怀若谷,面向基层,问策群众,对“三农”的激情如出庐处子,对苹果产业发展的理性思考入木三分;果乡品果,品出了丰富营养,品出了浓浓深情,品出了我们对农业发展的信心和力量!果乡会更美,苹果会更红,三农会更好!
30天很平常,在生活中有那么多30天。但因为有刚刚经历的30天,才知道曾把多少个30天虚度。
前一篇:探亲手记•果乡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