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宜宾清代民居“曾家寨子” 传为曾国藩胞弟所建

(2010-01-24 12:31:19)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宜宾清代民居“曾家寨子” 传为曾国藩胞弟所建

 

                               四川省宜宾县横江中学  钟 

                     http://s16/bmiddle/647da228x7de191f54fcf&690传为曾国藩胞弟所建" TITLE="宜宾清代民居“曾家寨子” 传为曾国藩胞弟所建" />

                                       (新寨子旧貌)

 

 四川在线消息 宜宾清代民居“曾家寨子”远近闻名,近日探访游人络绎不绝。 “曾家寨子”位于宜宾县复龙镇,共有两处清代时期所建的大规模古寨式民居,一处为“老寨子”坐落在永安村大陆组,另一处为“新寨子”坐落在犀牛村新红组,两个寨子相距仅800余米,分别处于“曾氏祠堂”两侧,彼此相望,相互策应。因传为曾国藩胞弟所建为当时复龙(原回龙)望族曾氏所建,人们均习惯称之为“曾家寨子”。

  曾家新老寨子各占地200余亩,构造布局独特,亭台楼阁气势恢弘,雕梁画栋工艺精湛。“新寨子”建于“旧寨子”之后,其规模比“旧寨子”大,建筑更具典型,“新寨子”设有外、中、内三道寨门,外寨设有巨石砌成的城墙,依势而建,圈围了足足七座山丘。四周以楠木、柏木为主的古树参天,夏秋时节,数以千计的白鹭栖息其间,晨暮之际,飞鸟起落嬉戏,鸣声不绝于耳。中寨有护城河(俗称濠沟)及水池环绕内寨,夏季池内莲叶滴翠、荷花映日,别是一番风味。内寨四角设有碉楼,楼墙上均设有便于保护和射击的“枪洞子”,用于阻击抢劫。因当时时有“棒客”(强盗)劫掠,附近人家也往往入寨躲避。外寨进入内寨的惟一通道是横架池上的200米石桥,整个古寨布局严谨,易守难攻。古寨完好时,有房屋300余间,内设水井、仓房,主、客、佣卧室等一应俱全,另有正厅、侧厅、书楼、戏楼,其建筑格局及通风、采光、防雨、防火、防盗等设施齐备,在清代亦为川南著名民居。

                       http://s2/bmiddle/647da228x7de195088f51&690传为曾国藩胞弟所建" TITLE="宜宾清代民居“曾家寨子” 传为曾国藩胞弟所建" />

                                       (曾氏祠堂)


  谁建造的寨子,一直是当地史学界的追逐的谜团。综合起来有四种诠释:其一,相传是清代曾国藩之弟曾国潢建造。曾国潢(1820-1886),家中排行老二,原名曾国英,号澄侯,清太学生。据史料记载,曾国潢主要协助父亲与叔父管理家务,族中赡养安葬及建祠修房等,多为其操办。他也曾参与公务,协办团练。死后,诰受通议大夫,封建威将军。复龙人称的“二大人”是否就指他呢?其二,曾氏于清乾隆初年由湖北入川,始居江安县,后迁至宜宾县甲第乡(今复龙镇)定居。曾氏始祖十分重视并承传传统的居住文化,咸丰年间,族人中有个曾启荣,曾任甘肃巡抚,诰封振威将军。其为官期间稳定社会秩序,抚恤百姓,深得朝廷赏识,其母杨氏诰封一品夫人,圣谕在回龙场(今复龙街村附近)立“节孝牌坊”(“文革”时被炸毁)。那么,“曾家寨子”是否为他所建?其三,民间传闻,前清时期,回龙乡(今复龙镇)曾氏第三代曾天栋、曾天才(其墓在“寨子”附近的“老房子”旁)因家道中兴、人丁兴旺而出资修建了“寨子”。其四,据《宜宾县志》所载曾端禄(家住“新寨子”,80年代去世)口述,居于复龙的曾氏原是穷户,因所养的母猪于坟茔拱出一堆银子,由此发家而修建了“寨子”。

                       http://s6/bmiddle/647da228x7de1998e0645&690传为曾国藩胞弟所建" TITLE="宜宾清代民居“曾家寨子” 传为曾国藩胞弟所建" />
                                            (节孝牌坊)

                        
  究竟是不是曾国藩胞弟所建?著名学者文博副研究员李伯章告诉记者:“这个问题不敢肯定,目前也没有充足的史料证明。但是,从寨子的规模和影响来看,是曾氏望族修建这一点可以肯定。”

  由于年代久远及人为因素,目前这两座古寨大部分已经毁损,但从现存的石屋、石桥、碉楼及随处可见的精美雕刻等,仍可想像其当年的浩大与恢弘。寨子的确切修建时间,现尚无证可考,其修建主人究竟是谁,至今众说纷纭,无一定论。正因为此,给探访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曾氏遗孀,复龙镇西牛村天堂组70高龄的刘大娘,在曾家寨子生活了近50年。对记者回忆起曾家寨子的前生今生:从前有个高明的“阴阳”(会“看地”的“风水先生”),给曾氏看准了地,结果“克 ”了自己而双目失明,却被曾氏当作“长年”使唤。一日,该“阴阳”的高徒来探望老师,见他拖着病体在推磨。当得知事情原委后,他决心为师父报仇,于是建议曾氏在黑鹰坳(现永安村红岩组)山上修一座白塔(现该塔已毁,但山依然称作“塔山”),再建一座桥从“围杆坝”直连内寨大门。结果这一来,寨内水池倒影便像“望龙”式的白搭,而桥正像一支利箭直插寨心,由是伤了“风水”,导致家景败落。解放后,寨子里的住房分给了无家的穷人。再后来,随着零星的改建,使得如今的寨子逐渐失去了昔日的风貌”。

  新老寨子见历史变迁,祠堂牌坊证岁月蹉跎。采访结束,当地负责人告诉记者:“不管曾家寨子是不是曾国藩胞弟所建,它毕竟浓缩了一段历史,曾家寨子已经列入了文物保护计划之中。”

                            http://s10/bmiddle/647da228x72fcf5f1dcc9&690传为曾国藩胞弟所建" TITLE="宜宾清代民居“曾家寨子” 传为曾国藩胞弟所建" />

备注  此文曾载: 

宜宾新闻网
三江生活网
宜宾旅游频道
四川新闻网
宜宾晚报
四川在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光山随想
后一篇:思  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