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慕容文子
慕容文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28
  • 关注人气:16,6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数是否应该取消呢?

(2011-02-16 12:26:56)
标签:

少儿

菲尔茨奖

中国青年报

奥数班

奥林匹克数学

校园

分类: 校园杂侃

                http://s13/middle/647d8075g9c546760e79c&690
                 调查:奥数弊大于利 83.6%公众支持改革或取消(2011-2-15 中国青年报)

    继前不久成都市教育局宣布将彻底整治奥数之后,长春市教育局近日也出台措施:今年暑假将严查乱办奥数班,擅自到校外兼课的教师将受到严处。有教育专家指出,治理奥数难题需要标本兼治方能真正奏效,奥数热的根源在于免试入学制度。
  大多数学生不适合学习,同许多教育专家一样,有着丰富奥数教学经验的人大附中数学特级教师王金战认为奥数只适合少数学生。他指出,“只有大约5%的智力超常的学生适合学奥数”,那些学习特别轻松,且特别喜欢数学的学生才能从奥数学习中得到乐趣,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学习奥数容易成为一种负担。他特别指出:“我坚决反对‘全民奥数’。”
  然而如今中小学生学习奥数的现象相当普遍。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对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郑州、重庆等地大量中小学生所做调查显示:78%的学生参加过奥数培训班。但当被问及“是否喜欢学奥数”时,84%的学生表示“不喜欢”,选择“喜欢”的仅占16%。
    其实不需要专家教授的洞察力,普通人似乎都能感觉到“疯狂奥数”背后的荒谬,一些逼迫孩子学奥数的家长也承认这么做只是在“随波逐流”,甚至一些从中得益的奥数教师也自曝所谓奥数能开发智力的说法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明眼人都知道,奥数带火的就是奥数经济,目前在中国从奥数培训教材、电子课件到奥数培训、竞赛消费,奥数经济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市场规模。所谓“不能输在起跑点”荒谬至极,只有在终点才能分出胜负,这一基本常识却被一些以赚钱为目的培顺机构错误解读。
    一个孩子倘若能够自觉地加入到奥数学习的团队之中,哪怕谈不上什么培养创新能力之类,也还不至于怎么受“摧残”。奥数真正变得不可忍受,是在它“跑偏”:把奥数成绩与升学挂起钩来。奥数教育形成了一个浮躁而又浮夸的市场,为了牟利,这种市场里总是充斥着种种立竿见影的“神奇说”。与此同时,家长们的心也被奥数与升学之间建立起来的可能性搅乱了,原本就焦虑的心变得更焦虑了。在这片充满了利益博弈的场所,奥数还能保留几分智力探究的纯粹?学习奥数者还能保留几分自觉投入的兴趣?那些获得国际奥数冠军的学生,后来选择数学为研究方向的几乎没有,甚至有学生直言不讳的说,最反感的学科就是数学。
    不少知名学者曾痛批奥数,列举其危害。媒体也有相关报道,如小学生的奥数题曾经难倒了世界著名数学家、菲尔茨奖得主安德烈.奥昆科夫。该数学大师说他从来没上过奥数,也不理解中国小学生拼命学奥数的做法,他认为那些太难、太刁钻的题目,很可能伤害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也就不难理解那些奥数冠军为什么不选择数学专业了。华人数学家丘成桐曾批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成就不了数学大国梦,数学不等于奥数,前者是做研究,后者是做题目,奥数做的是别人的题目,奥数班培养出来的只有应试能力,没有创新能力。”他说,“多读几部科学家传记比参加‘奥赛’训练要好得多,培养学生的兴趣太重要了。”
    我们还无法预料成都市禁止奥数的最后效果如何,但笔者对他们“取消奥数”的做法表示理解,也赞同这种做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