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middle/647d8075g760386cacf95&690
大学生通宵排队占座桌椅上锁不让别人坐(图)
昨日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老图书馆自习室开门的日子,数百名大学生为了能提前占到一个座位,在门口通宵排起了长队。据了解,其他高校也曾出现过类似情况。(2011-2-12
长江日报)
在大学校园里,凡是上课皆会面临一个问题——占座。虽然我对此早有耳闻,但看到今天的新闻报道我还是想谈谈这个火热的话题。相信大家都知道,人形成的标志就是会使用制作工具,这话一点不假,光是占座工具就千奇百怪,而且一直处于更新换代之中。
一、军备时代
大学开学的第一节课是军训,当时新生只有晚上去教室,而且还是安排好的,所以占座战场便只有餐厅,那时,不论一餐二餐,一到军训解散的时候,桌子上便会摆满帽子、腰带之类的“占座装备”,这种方法看起来十分威风,当你买完饭时,满餐厅都像自己占过的,但在品位这成就感之余你会发现,你已找不回自己的座位了。
二、书本时代
军训停了,没有几个人还会穿着威风的军装穿行于校园之中。接下来学校将教科书发下来了,课也开了,占座范围便延伸至教室,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行,初步形成的书本时代开始展露弊端。时间久了同学们除了带书本、笔、眼镜等上课必需品外,还多带了几本书,想必是在用书本占座吧!可是最后感觉用书本占座还是不太保险,也有被人家顺手牵羊去的,于是书本占座的时代也渐渐远去了。
三、锁器时代
经过很多次占座失败的经历,有些学生充分认识到书本的不可靠性和普遍性。于是“占座族”将目光移到了价值低廉而又可靠的物品上,最有代表性的就属锁了,这种占座工具携带方便,而且管用,实为占座利器。
看到这里,你有何感想呢?难道这些积极占座的同学真的那么热爱学习?不可否认,相信当中的大部分人是怀着一份努力进取的心情来实践这一行动的。占座”的初衷,是为了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这种做法毕竟是不好的,如果同学们都去疯狂占座,那以后步入社会,面对“大我”和“小我”的事情,又会怎样选择呢?
占座所要引发我们的思考不仅仅在于它本身的利弊关系上,冷静下来思考,我们会发现更多。 很多人面对一些不好的事,先是容忍,然后是默认,最后是同流,占座文化应该也是这么形成的吧!不可否认在大学生群体中,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甚至违纪违法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可能许多事情很小,但如果都抱着“恶小而为之”的心态,不加注意,不加约束,不自醒而改正,就容易变成“大问题”,日后走上社会,就可能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因此笔者觉得,无论因为什么原因,无论用什么手段,“占座”都是有悖道德的。大学生是美好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在大学里,不仅注重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要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然后才能以崭新的形象和过硬的水平,锁定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生坐标,才能在以后人生的各项事业中更加自如地绽放绚丽的青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