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汇报》炒菜秘诀:锅要热油要凉

(2012-10-10 17:20:53)
标签:

美食

宋体

华东理工大学

蔬菜

维生素c

杂谈

《舌尖上的营养与能量》教读者美味与健康如何兼得 炒菜秘诀:锅要热油要凉

  煲鱼汤的时候,汤头怎样才能像牛奶般白滑,并保证鱼肉有弹性的口感?也许有经验的大厨可以告诉你烹调秘方,但要同时满足“舌尖”上的美味和人体所需的营养,光有秘方还不管用。

  《舌尖上的营养与能量》一书,昨天在华东理工大学举行首发仪式。和传统的烹饪书籍不同,该书依托华东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的专业学科背景,借助科学原理诠释和数据分析,试图告诉大众一个道理:吃出健康,食不厌精,你必须得懂点“舌尖上的化学”。

  小火慢炖致维C流失

  炒菜是中国菜区别于其他菜肴的基本特征。有人说,中国菜之所以美味,就是因为要“炒”。但这种烹调方式,会不会导致大量营养物质流失呢?《舌尖上的营养与能量》给出了说法:只要流程正确,方法合理,上述担心就是多余的。

  首先一步,炒菜前的洗菜有讲究。蔬菜切忌“先切后洗”,因为这种做法会加速蔬菜中维生素C的氧化和可溶物质的流失。炒菜时,食盐和味精要出锅时再放,因为食盐中的碘,还有味精,遇热都会分解。而蔬菜内含有的水量在90%以上,放入食盐后,菜体的水分便会向外渗透,导致蔬菜的鲜嫩口感变差。

  有时,炒菜的过程中少不了“勾芡”、“挂糊”。其实,它们不仅是一种烹调方法,也是把营养锁定在食物内、防止维生素和蛋白质流失的重要方式。比如炒虾仁这道菜,书中解释说:虾仁挂糊,可以保持虾仁肉质鲜嫩,留住丰富的蛋白质。所以在烧法上,“过油时一定要少翻动,这样就能避免虾仁脱糊”。

  炒菜的火候掌握、翻动节奏以及调味品的加入种类和次序,都是最终决定能否做出美味又营养的佳肴的关键所在。而该书力图告诉公众的另一个诀窍是:炒菜的温度控制很有讲究。

  从营养学的角度说,“热锅凉油”是最好的炒菜方法,而动作要领则是“急火快炒”。

  防止油温过高,这很关键。“油面应正好泛起波纹,油温控制在200℃以下,放入葱花才不会被炸糊。”油温过高,一来可能把菜炒糊,二来会使油脂发生一系列分解聚合反应,释放出低级醛、酮等有害挥发性成分并产生致癌的大分子环状物,刺激人的呼吸道、消化道、眼睛和黏膜。而小火炒菜,也不利锁定食物里的营养。食物中的水溶性维生素,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B族都对热不稳定,研究表明,小火慢炖的菜,维生素C的损失将达到59%。

  有些蔬菜需焯后凉拌

  为传统的饮食经验加上科学解释,正是《舌尖上的营养与能量》一书的最大特色所在。

  “现代人都想吃得好,但又不知道应该如何吃好。甚至,很多人吃出了肥胖,吃出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该书总策划、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说,这本书的编撰有一个初衷,那就是希望借助大学在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优势,告诉大众“吃多少才合适,怎样吃才健康”。

  平时的家庭餐桌上,作为“冷盆”的凉拌菜,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不同的蔬菜做“冷盆”,各有讲究。有些蔬菜,洗洗可以生吃,比如胡萝卜、白萝卜、番茄、黄瓜等。但也有的蔬菜需要焯一下才能吃。一类是像西兰花这样的十字花科蔬菜,焯一下可以去生味,提升口感;还有一类是菠菜、竹笋、茭白这类含草酸的蔬菜,凉拌前必须要焯一下,否则草酸在肠道里会与钙结合,形成难消化的草酸钙,干扰人体对钙的吸收。还有一类像马齿芥这样的野菜,焯一下的目的是去除尘土和小虫,防止过敏。莴笋、荸荠吃前最好削皮、洗净、再用开水烫一下,这样既卫生,又不影响口感。

  煮汤和煮菜,也有很多诀窍。像煲鱼汤这道家常菜,“煲鱼汤的关键是一定要用热水。因为冷水会使蛋白质骤然收缩,鱼质纤维变老,水解蛋白析出也变得困难,不利于熬出如牛奶般白滑的浓鱼汤,口感自然大打折扣了。”

  有时候,炒好的蔬菜并不马上吃,这时,“后处理”要注意。“宁可让其冷却,吃时再加热,也不要让蔬菜放在锅里长时间保温。”因为实验表明,烹调后的蔬菜放置15分钟,维生素损失25%,90分钟后损失75%。如果炒蔬菜放一夜隔天再食用,水溶性维生素几乎已经全被破坏了。

  佐餐宜花茶水果茶

  宴会上,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健康,已经放弃饮酒改而饮茶。殊不知,吃饭时喝茶很有讲究,选不好,很影响消化。

  书中有一段关于选择佐餐饮品的重要说明:茶叶中的单宁酸会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凝固而不容易消化。而在一些宴席上,主要的菜肴就是鸡鸭鱼肉。这类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若配以喝茶佐餐,就会引起消化不良。同时,吃饭时喝茶会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

  此外,饭后喝茶也是很多人认同的健康饮食习惯。其实非也!从科学角度来说,饭后喝茶也对消化不利,因为茶叶里有一种鞣酸的物质,与蛋白质相遇后会使肠蠕动减慢。这样,被消化的食物和食物残渣在肠道的滞留时间就长,容易增加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

  所以,佐餐的茶最好是菊花、枸杞、大麦、大枣、玫瑰等具有养生作用的花茶或水果茶。

  本报记者 樊丽萍

  作者:樊丽萍来源文汇报)http://roll.sohu.com/20121010/n354547879.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