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开了《公共演讲技巧》课程,有70多位MBA选了课。其实我的课也就四个半天,一共12个课时。我第一节课问同学,大家对于在这么短时间学好演讲有没信心?回答有的人并不多,我以学车一月的周期问大学上车的时间,也就是大约20次,每次半小时,总共是10小时,那样你就学会了驾驶。而且大家看师傅开车不?不开,对,关键是你自己要练。按照这个原理,大家来学习我的演讲技巧课——不需要教材,不需要讲义,不需要看书,基本不需要书面考试。
第一次课前要求大家自己去练演讲,按照你过去的习惯,练到若干遍后录一个3分钟的录像,带来课堂,课堂上我选择了12名同学的录像让大家观看,让大家评论与提意见,然后我做点评论与总结,就能发现大家存在的6-7个共同的问题:没有手势;眼光不能平视;语言没有规律或者平平;语言内容没有终点;现场背景与个人演讲内容配合之间反差过大;紧张而使得语调不自然。在这个基础上,我现场点出10名同学做现场即兴的三分钟演讲,并请大家点评,主题是我随机命题的,包括了:计划生育就是好,男的在退化,为最好的朋友征婚,为企业开工致辞,论屌丝等。现场即兴演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大家很显著地在手势的使用、紧张度的控制、时间分配、短场景演讲的风格把握上有很大的欠缺。好的地方在于,我们所有的同学都上来参与了演讲。
第二次课是与大家分享演讲的七个技巧,每个技巧均要求现场有3-4名同学在听完我的基本介绍后进行演示,这七个技巧是:场景选择(3-5分钟致辞、15-20分钟讨论性发言、30-40分钟主题演讲、一小时以上专题演讲);与场景匹配的主题结构(3-5分钟致辞为趣味性与简明表述中以故事表述意见,15-20分钟讨论性发言则要求有关键观点最好附3个论据,30-40分钟主题演讲有系统阐述多使用问题对策型与主张论述型模式展开讨论;一小时以上专题演讲则要求有系统的头尾核心展开论述);素材积累(阅读、段子、故事、人物警句、生活观察);肢体语言,尤其是头势、手势(占整体肢体语言的大约70%,其中表达式手势占其中70%,另外部分模拟式手势)、走动、眼光(占整体肢体语言的20%)、道具使用;语调与语速管理,尤其是在测试了常规、快一倍、慢一倍、三者组合创造后找到的新语速;PPT的使用规则与方式,尤其弥补紧张、记忆力不够等不足时候的价值;形象与演讲风格,包括在着装、身体正直性、偏差动作纠正等方面的要求。
第二次课后将同学们分成几组,要求各组同学在课后坚持小组练习5-6次,个人在化妆间练习至少5-6次以上,然后选择自己最佳的状态录下3分钟新的演讲视频,并与第一次视频编辑在一起,作为第三次课上的主要对比分析内容,找到主要的存在问题。第四次课作为考试课,将要求全体选课同学每人选择在3分钟即兴演讲与一个正式的PPT主题演讲间做一选择,并在课堂上现场给分,作为最终考试分。全体同学的作业分占课程分的60%,最终考试分占40%,认真参与实践行动的同学,确保在最后都会获得更好的演讲技巧并通过考试。
大家觉得这样的课怎么样呢?很多同学很喜欢。同样的课也将在清华与其他合作大学开设。我也借由此课,告诉同学们,我们是可以学习职业技能课的,也许你就是很会演讲就能获得不错的工作。我们的大学不是不能提供职业技能课,提供了职业技能课并不是贬损大学的选择,问题是这样的课我们的大学应该多选择一些:谈判课、实证研究方法课、沟通课、团队构建课、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课、业务写作课、政策辩论课、模型课、营销创意课、创业设计课等等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学习与操练才能取得成效,光讲是没用的。大学也不要说研究型的大学是不这么上课的,哈佛、耶鲁、NYU、斯坦福的行动与工具课都是这么上的。
http://s11/bmiddle/489548ebtc2b4f277f5da&690
昨日场景:为浙大MBA《公共沟通艺术》授课。晚为淘宝大学网商MBA授课。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青辣毛豆
新鲜上市毛豆一斤,剥出毛豆。莴笋一根去皮切成碎片。小鲜红辣椒五根切成碎片。起橄榄油锅,小炒毛豆一分钟,加骨汤少许煮五六分后加辣椒、莴笋碎片,加盐酌量,大火炒三分后装盘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