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小楷《 佛遗教经》的三种版本之比较

标签:
书法 |
分类: 书法 |
以上三本的版式均有区别,但我的藏本与廖本基本相同,只是每页行数不同罢了。韩本细看才发现是剪裱本,所以才造成每页行数、字数不同。由于那两本不是原帖扫描,而是经过翻拍照相,再扫描上来,使笔画产生变形,会感到笔画粗细不同。近来我用photoshop进行了一些比较,发现三本的字形完全相同,几乎没有不同的笔划,感到应是一碑所拓。不过拓印的时间有待细究。
http://s15/middle/6feb3308x975cfff8a44e&690<wbr>佛遗教经》的三种版本之比较" TITLE="[转载]王羲之小楷《
以下是以如上面这张图的形式进行比较:左边为明拓本(廖相信本),中间为我的藏本(冰山一来客版),右边为天津韩慎先本。
http://s8/middle/6feb3308x975d007c3df7&690<wbr>佛遗教经》的三种版本之比较" TITLE="[转载]王羲之小楷《
注意“双”旁的石花,我本与韩本可见
http://s1/middle/6feb3308x975d00fbe240&690<wbr>佛遗教经》的三种版本之比较" TITLE="[转载]王羲之小楷《
“戒”的损泐和石花
http://s7/middle/6feb3308x975d01578526&690<wbr>佛遗教经》的三种版本之比较" TITLE="[转载]王羲之小楷《
此“戒”的损泐就非常明显了
http://s6/middle/6feb3308x975d021b30b5&690<wbr>佛遗教经》的三种版本之比较" TITLE="[转载]王羲之小楷《
韩本“而”上的损,应为纸张的毛病。
http://s12/middle/6feb3308x975d0267920b&690<wbr>佛遗教经》的三种版本之比较" TITLE="[转载]王羲之小楷《
韩本“精”字损,另两本不损
http://s5/middle/6feb3308x975d02b3d634&690<wbr>佛遗教经》的三种版本之比较" TITLE="[转载]王羲之小楷《
注意我本与韩本“力”的一撇,使圆头,廖本不圆
http://s15/middle/6feb3308x975d032d04ae&690<wbr>佛遗教经》的三种版本之比较" TITLE="[转载]王羲之小楷《
警悟的“悟”上的穴宝盖,那一横,损泐的程度不同,韩本似更重一些
http://s10/middle/6feb3308x975d036a0ec9&690<wbr>佛遗教经》的三种版本之比较" TITLE="[转载]王羲之小楷《
“过无”两字,韩本“过”损,“无”字下的四点水,我本与韩本均损
http://s13/middle/6feb3308x975d04485c6c&690<wbr>佛遗教经》的三种版本之比较" TITLE="[转载]王羲之小楷《
“自”右边的石花,我本与韩本均有
http://s9/middle/6feb3308x975d04a3ee78&690<wbr>佛遗教经》的三种版本之比较" TITLE="[转载]王羲之小楷《
也是“无”下四点水的损泐
http://s11/middle/6feb3308x975d04f0221a&690<wbr>佛遗教经》的三种版本之比较" TITLE="[转载]王羲之小楷《
“铁”字的损泐,也是我本与韩本相同
http://s14/middle/6feb3308x975d0565fc8d&690<wbr>佛遗教经》的三种版本之比较" TITLE="[转载]王羲之小楷《
方上口字右边都没有那一竖
http://s10/middle/6feb3308x975d05a30b59&690<wbr>佛遗教经》的三种版本之比较" TITLE="[转载]王羲之小楷《
注意比较“若”的一撇,“慢”字日里那一横,我本与韩本损同
http://s4/middle/6feb3308x975d05ef5553&690<wbr>佛遗教经》的三种版本之比较" TITLE="[转载]王羲之小楷《
再看“道”字上面的石花,与韩本同
http://s12/middle/6feb3308x975d064ae37b&690<wbr>佛遗教经》的三种版本之比较" TITLE="[转载]王羲之小楷《
“等”、“当”两字,我本有损,另两本不损
http://s9/middle/6feb3308x975d0687e128&690<wbr>佛遗教经》的三种版本之比较" TITLE="[转载]王羲之小楷《
“知”、“富”两字,韩本好像不是碑上的损
http://s14/middle/6feb3308x975d06d4381d&690<wbr>佛遗教经》的三种版本之比较" TITLE="[转载]王羲之小楷《
这是三帖中共同存在的最明显的损泐
http://s8/middle/6feb3308x975d07208847&690<wbr>佛遗教经》的三种版本之比较" TITLE="[转载]王羲之小楷《
韩本“勤、精、进”的损泐,其他两本无
http://s8/middle/6feb3308x975d08392707&690<wbr>佛遗教经》的三种版本之比较" TITLE="[转载]王羲之小楷《
“若”自头上的石花倒是也韩本相同
http://s15/middle/6feb3308x975d087615be&690<wbr>佛遗教经》的三种版本之比较" TITLE="[转载]王羲之小楷《
这是三帖中另外一处共同存在的最明显的损泐。从上到下,跨过了两行,可是韩本却是分散的断为三处,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三帖不同吗?
http://s4/middle/6feb3308x975d08c25f43&690<wbr>佛遗教经》的三种版本之比较" TITLE="[转载]王羲之小楷《
我用ps工具将韩本这几段分散的损泐,像当年该帖剪裱粘贴时被分开后,又将其重新复原,按照另外两本的版式顺序一排,你看看是不是一样了?
http://s3/middle/6feb3308x975d090ebf72&690<wbr>佛遗教经》的三种版本之比较" TITLE="[转载]王羲之小楷《
尽管连接的还不完美,但是再将这三段放在一起看,你会有什么想法呢?难道你不觉得这三个碑帖应该是出于一个碑石吗?
http://s7/middle/6feb3308x975d096a5716&690<wbr>佛遗教经》的三种版本之比较" TITLE="[转载]王羲之小楷《
三帖中唯一一处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永和十二年“与“永和十三年“,我察看了另外的几种版本,包括老黄提供的墨池堂法帖本、四川博物馆藏本等,都是“永和十二年",目前看,唯一只有韩本是“十三年”。会不会是,“十”与“二”之间的距离较大,被后加上一横,成为“十三”?但细看又不太像,这个疑问留待以后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