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晚池
晚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5,095
  • 关注人气:1,3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十年后拿金球奖?人种不变的话亚洲人只能靠做梦!

(2016-12-15 16:54:59)
标签:

金球奖

中国男足

中国足协

世界杯

日本男足

分类: 烂泡体育
三十年后拿金球奖?人种不变的话亚洲人只能靠做梦!


俺新浪微博点这里 
@晚池  闲着没事过来聊天啊


在C罗捧得2016年《法国足球》杂志评选颁发的金球奖后,新华网的一位记者先生经过一番科学的推算后,大胆预言中国球员会在30年内获得这一国际足坛至高奖项。一时舆论大哗。(参看下面的原文截图)

话说中国足球这样放卫星也是由来已久了,之前最新出产的是2015年上半年的《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方案中黑纸白字的目标引起了哄笑一片,中国足球管理者在方案中言之凿凿的将20年后中国足球跻身世界一流、30年后夺得世界杯冠军作为宏伟目标。

当然放卫星也不是中国足球的专利,2010年世界杯之前日本球员本田圭佑就认为主帅冈田武史的四强目标有些保守,放出瞄准四强不如瞄准夺冠的大卫星2014年日本男足主帅扎切罗尼再次喊出夺冠目标。最后的结果是日本男足在2010年世界杯上小组出线后被淘汰,在2014年世界杯上则是小组赛难求一胜1平2负垫底。日本男足的卫星放得更大更高,不过是因为他水平比中国男足高而已!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
在亚洲比中国足球领先了至少二十年的日本男足尚且如此,中国男足这样的宏伟目标同样也是笑谈。

在此有必要掰扯一下足球这项运动的自身特点和亚洲足球在世界足球版图中的地位!
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几乎涵盖了决定一项体育运动水平高低的所有因素,个人认为决定一个国家足球水平高低的有以下因素(可以粗略的认为排名是有先后的):人种特点、参与人口数量、发展历史长短、职业化程度高低、国家投入程度或者说是重视程度以及其他因素。
有人认为这种唯人种论是没有说服力的,但个人认为人种特点才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足球作为一项身体直接对抗的运动,对于速度、力量、身体对抗和柔韧性的要求已经高到不能再高,这些都不仅仅是靠技术就能弥补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东南亚许多国家的球员都能把技术玩的跟花儿一样,但碰到东亚强队几乎是一触即溃,因为东亚的高水平球员只要靠着身体硬冲就基本可以让对方的技术无从发挥。亚洲人以黄色人种和棕色人种为主,其身体特点决定了其在非身体直接对抗、速度力量依赖度低、技巧性的体育项目中有先天优势,可以回看一下中国在奥运会上的优势项目,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基本都是隔着网子比,或者你玩你的我玩我的,你不许碰我!而这些项目也基本都是亚洲其他国家比较擅长的项目。
放眼亚洲足球强队,刨去本来是欧美人种的澳大利亚,其他东西亚强队中,无非就是身体特点最接近欧洲的两伊,以及在职业化和国家投入程度上占据优势的日韩和西亚诸强,另外西亚诸强还总是要弄些归化球员提升国家队水平。
亚洲的日韩两大豪强已经把人种之外的几项因素发挥到了极致,但在和欧洲、南美甚至北美非洲的球队直接对抗中也占不到上风。
个人认为,亚洲球队在人种不变的情况下,把其他因素发展到极致,其真实水平也在世界三十强开外。至于中国男足,可说是贤郎更在孙山外了!
有人说日本女足还夺过世界杯冠军呢,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欧美国家根本就不太重视这项运动,因为女足不论是比赛质量还是商业程度都没有大力发展的必要,试看女足世界杯,能凑齐十个水平相当的球队就不错不错了,这个话题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

细数一下世界杯得主和法国足球杂志评出的金球奖获得者。
世界杯已经举办了20届,一共有八支国家队获得过这一世界足坛最高荣誉,分别是乌拉圭、意大利、巴西、德国(含西德)、英格兰、阿根廷、法国和西班牙,全部出自欧洲和南美,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和南美豪强们不但夺走了二十个世界杯冠军,连二十个亚军都没有放过!
这八个世界杯得主中除去早期的乌拉圭,其他七支球队都拥有各自大洲的最高水平联赛,其足球人口和发展历史都远远非其他国家能望其项背!
再看一下法国足球杂志评选出来的金球奖得主,除了1995年的利比里亚球星维阿,其他全部来自欧洲和南美!

由此看来,无论是中国足球还是亚洲足球,都不要对世界杯和金球奖有太多奢望。在人种不变的前提下,亚洲球队和球员想要得到这两项荣誉,只能靠做梦!!

三十年后拿金球奖?人种不变的话亚洲人只能靠做梦!

三十年后拿金球奖?人种不变的话亚洲人只能靠做梦!

三十年后拿金球奖?人种不变的话亚洲人只能靠做梦!

三十年后拿金球奖?人种不变的话亚洲人只能靠做梦!

三十年后拿金球奖?人种不变的话亚洲人只能靠做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