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每一个普通年份一样,2022,亦如白驹过隙,倏忽间就挥手而去。回望、盘点2022,有郁结,有满足;有耕耘,有收获;有坚守,有求索;有温暖,也有感动。一句话,2022年和所有年岁一样,生活繁杂,人世沧桑。很自豪,这一年,我一如既往地保持热爱,舍得付出,不忘初心,奋楫前行。
于个人而言,2022的年初,是我最伤心的时日。母亲突患重病,从发病到离开,不过短短二十天工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久久难以释怀。父亲去世还不及两年,眼睁睁母亲又撒手人寰,这么悲催的遭际何以忍受?可是,我不能因此沉沦。因为,我深深知道,除了伤别,做儿女的,把满腔缅怀深藏心底,奋力前行才是对亲人最好的告慰。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其实,能“安之若命”,坦然接受命运赋予的际遇,才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毕竟,人,总是要向前看的。逝者已矣,生者更需坚强。继承双亲遗志,发扬其美德,是唯一能够宽慰内心的行动。而执着与坚守,热爱与追求,勤奋与成长,便是父母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
于大处说,三年疫情,三年防护,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是伟大的党,替我们挡住了一波又一波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给国人以温暖的庇护。即便在年末放开管控,也是在明确病毒趋弱的情形下,不得不做出的宏观决定。放开后,即便我也感染病毒,也备受煎熬,但却打心眼里感激政府三年来所做的一切。当然,疫情也让我愈加懂得珍惜和拥有。
这一年,我用心经营公众号“青禾草文星坊”。截止年末,一年零三个月时间,发布原创文章129篇,关注人数1200余人,其中的陌生朋友居多。这让我信心大增,知道有这么多热爱文学的朋友与我一起分享文字带来的快乐,就觉得温暖而贴心。
这一年,在文学园地里,我收获颇丰。有幸成为省作协会员,并参加了由西北大学举办的培训班,这既是对自己的鞭策,也是提升。当然,对县作协的热情扶持,我也深表感谢。
这一年,我辛勤笔耕,《省劳模党润发》《巾帼劳模杨文爱》《非凡村医冯朝阳》《一位“多情”的志愿者》《从“临时工”到“全国最美”》五篇人物传记入选作协汇编的《白水英模》一书。为优秀人物立传,虽材料庞杂,写起来颇费心神,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为此感到快慰和满足。
这一年,在纸媒刊登文章十余篇,其中,也有获奖作品。看着自己的拙作变成铅字,得到认可,心里总是高兴的。
这一年,我最想说的话是感谢:感谢国家感谢党,感谢为抗疫辛苦付出的医务工作者和各届人士,感谢生活给予我的一切磨练,感谢文字带给我精神的丰足和慰藉,感谢每一位领导的扶持和培育,感谢编辑们的辛勤耕耘和爱心付出,感谢所有给予我支持和鼓励的亲朋好友,感谢所有隔屏相望的陌生朋友。谢谢你们,大家的关注和厚爱,是我前行的不竭源泉。谢谢你们,辛苦了!
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进入2023,相信未来可期,相信岁月静好。新的一年,我仍将用爱之光芒照亮前路,以执着为桨,带着初心和梦想,向阳而立,向暖而生,向美而行。我也仍将以正念的坚守,去描画时代风貌,抒写人文景观,将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和思考诉诸笔端。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虽写不出惊世名作,但会一直在文学的花圃里辛勤耕耘。此情一如既往,此爱从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