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夏勤根
夏勤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30
  • 关注人气:1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子张篇第十二篇经史合参

(2022-03-14 09:07:56)

一、经典原文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二、用自己的话说出经典原意

子游批评子夏,说子夏办教育,教的学生,“洒扫、应对、进退”这几件事勉强还可以,不过这是枝末的问题,他还没教人家根本,外形都教得很好,没有内容,怎么办?他这个话传到子夏耳里,子夏就说,我这个老同学的要求太苛刻了,太过分了。应该从哪里先开始?哪一样放在最后?乃至哪些应该放弃?譬如种植草木,要有个区分,不能混合。从事教育的人,固然希望后一代好,但基本的教育最要紧,虽然它是注重形态,可是形态也要教好,怎么可以随便说它没有用呢?至于再进一步,由生活教育一直到精神教育的最高处,不是我们做得到的,要圣人才可以教人马上悟到“道”的真谛。

三、读南师著作有触动内容

中国文化,小学这个阶段,就是求做人的知识。先培养一个人,然后再讲高深的修养,才是大学之道,这是我们中国过去文化教育的路线。

《论语别裁》下第838页

最近,学习客体关系理论中自我既是感受的主体,又是观察对象的客体,自我这种主客体功能切换,恰到好处应对生活情境带来情绪起伏。经史合参练习培养的是人的自我觉察能力,觉察对象就是人的对情境看法带来情绪和感受及行为,强化和提升自我作为客体的功能。自我觉察这种带着意识去生活,与精神分析潜意识意识化如出一撤。清清楚楚的明白自己在想什么和做什么,这大概就是阳明先生所说“吾心光明,夫复何求”的境界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